趣书网

趣书网>名义拒绝梁璐 > 第373章 大规模招工和接单还得等到明年(第2页)

第373章 大规模招工和接单还得等到明年(第2页)

许大茂先夸赞一番,将做坏事的任务推给李国生,而自己则专注于做好事,为知青们送去温暖。

作为厂长,必须掌控全局,让所有人都服从指挥,但强硬的方式行不通,需要采取温和手段。与群众保持联系很重要,问题的责任应该转嫁给他人,工人们可以批评干部,但绝不能指责厂长。

“咱们这位许厂长真是通情达理。”

“确实,和其他厂长不一样。”

知青们私下讨论,认为进入加工部并非坏事。这样的厂长哪里去找?

“咳咳,我们的工厂虽然刚起步,但工资绝对有保障,每人每月三十二块五。”

“加工部效益很好,利润丰厚,不仅发奖金,还有各种福利,多劳多得,能拿多少福利全看个人能力。”

许大茂庆幸加工部创办得早,若再晚些,基本工资恐怕就不是这个数了。几年后工资可能上涨,这对加工部反而是不利的。创业初期能省则省,等有了收益再挥霍无妨,但现在必须节约。

许大茂话音刚落,仿佛在平静水面投下一颗石子。

奖金和福利,这是梦寐以求的工作!

知青们无不心动,恨不得立刻开工。

但这是不现实的,因为还没有完成培训。

“过两天我会请几位师傅,教你们一些基础技术,等学成后,我们就能试着承接一些订单。”

许大茂认为只学习不够,还要实践,在实践中创造价值。这样知青们才会更有动力,更加努力学习。

大规模招工和接单还得等到明年……

人员到位后,许大茂忙于工厂事务,于海棠体谅他的忙碌,主动料理家务,让他安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加工部里,李国生每日认真培训知青,易中海和刘海中时常过来指导。

李国生的表现相当出色,头脑灵活,与知青们相处融洽。

工厂选址由街道协助选定,营业执照也顺利挂上了墙。集体经营的第一步迈得稳当,只要按规定缴纳税款,剩余收益归集体所有。

对国家来说,这过程中没有投入分文,凭什么向加工部索取报酬?这是集体经营,而非合资经营。只有那些思维异常的人,才会认为集体工厂的盈利全属国有。人心不可如此阴暗,世上不会有这样的人。

交完税后,需给予街道一部分利润作为回报,毕竟使用的是他们的名义,不这样做不合情理。其余利润部分用于集体项目,比如为厂长购置车辆等。剩下的则作为职工奖金和福利发放,确保每个人的利益得到保障。多劳多得的原则与乡村劳作相似,付出更多自然收获更多。

无论是国家、集体还是个人,各方利益均得以保障,大家都能满意,当然**除外。

集体经营虽有诸多优势,但也存在局限。不像国营单位那样能享受优惠,许大茂采购物资时价格往往偏高。例如,无法以轧钢厂出厂价购买钢材,必须额外支付差价。各类设备新购成本高昂,二手货也不便宜,许大茂索性选择租赁。

凭借人脉资源,他租到了一批工具,花费不多,出租方尽可能给了最低报价。毕竟非国营单位,免费获取资源是不可能的,总得象征性地付出些费用。

看到知青们逐渐掌握技能,许大茂将李国生叫到跟前。“国生,近况如何?有信心承接订单吗?”

许大茂直截了当地询问,他认为李国生是个可靠的人,没有心机。工厂创立之初,他就委任李国生为生产主任,完全值得信赖。

“老板,大家学习进展不错,我认为可以尝试接单,但建议不要接太多,我们先小范围试水。”

李国生近期全力以赴工作,因为母亲、姐姐、妹妹以及妹夫的户口正在办理中,预计一个月内完成。到时候一家人可以团聚在北京。住房问题无需担忧,租一间稍好的房子每月七八块钱即可,他们家完全负担得起。

人多需要租个大房子,五口人住不下,李国生肯定会回去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