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技术真是了不起,不知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老罗注视出风口,伸手试探,尽是冷气。这原理虽难以理解,但效果令人惊叹。国内也有厂家生产空调,不过此款更为出色,装于车上也极为便捷。
其他成员亦深感佩服,纷纷对空调赞誉有加。即便住过高级招待所,那里的设备也无法与之媲美。
第257章
"看来,我们必须加速空调的研发工作。"
团长语气严肃,决心让国人也能享受舒适生活。看看外国友人,日子过得多么惬意,许多家庭连风扇都负担不起,酷暑时只能露天睡觉。
尤其在南方,整条街道挤满了避暑的人群,场面热闹又令人心酸。
不久后,大巴抵达农场区域。这是一座高度机械化的农场,主要种植小麦和土豆。
随行人员跟随农场主步入田间,眼前景象让他们一时语塞。广袤的土地上满是绿油油的小麦。
"我的农场占地五千亩,其中三千亩种小麦,两千亩种土豆,而全职员工仅三十余人。"
农场主骄傲地介绍着,州长嘱咐过如实陈述即可。
如此现代化的农场让观察团首次见识,震撼不已。
咱们的老祖宗就喜欢种田,第一次听说田还能这样耕种时,都感到很新奇。
“真是太厉害了!”团长感叹道,这片麦田一眼望不到头,面积大得惊人。
这么大的农场,竟然只需要三十一名工人,要是现在是收割季就好了,肯定能学到更多。
团长身后,众人低声议论着各自的感想。
张翻译走近许大茂,忍不住问:“许同志,咱们什么时候能让国内实现机械化呢?”
看着人家做得如此出色,真想立刻让大家学习。
大家都经历过贫穷和饥饿,深知粮食的重要性。虽然这几年有所改善,但有些地方依然有人挨饿。
“我们的国情不同,而且刚起步,恐怕不容易。”许大茂边吃花生边说道,随手从身上拿出一个橘子,熟练地剥开分瓣送入口中。
旁边的张翻译一脸无奈,心想您到底藏了多少东西在身上。
过了两天,许大茂竟掏出一只烤鸡,张翻译已不再惊讶。
前方,团长和老罗在向农场主询问详细数据,其他人负责记录。
许大茂留在后方休息,这事儿与他无关,领导们记录是为了写报告。
他的职位太低,不可能参与其中。所以安心休息,顺便听听情况,免得一会儿被团长发现他什么都不知道。
他们在农场停留了半小时才离开。
接着,考察团参观了一家汽车厂,那里采用流水线式全自动化生产模式。
工人们只需操控机器即可,其他无需操心。
许大茂好奇地凑近观看,尽管机器上的字母他一个也不认识,却把操作流程记得一清二楚。
工人并未避开他,因为机器操作复杂,没有一两年的专业培训根本无法上手。
他们并不担心技术泄露,因为有能力学习这些技术的人,绝不会被派来当**。
许大茂转了一圈,把所有机器的操作方法都记在心里。
其他人正忙着记录数据、打听消息,而许大茂却无所事事。他懒得操心太多,又没有汇报的资格,索性安安心心地当个工具人。
最终,团长问完了所有问题,汽车老板一一作答。观察团成员都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