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月前,凯拉父母决定留下后,秦安即在媒体暗示建校之意。
此事为黄夕照与韦建邦所透露,他们皆知。
韦建邦点头赞同:
“董事长,此想法甚妙,我深有同感,公司虽一直在培养人才,但漫画公司多派人赴海外学习。”
“新闻与营销尚可,但漫画与动画人才,香江确实匮乏。”
“香江至今无培养漫画人才之校,自我培养精英可能性极低,公司虽在漫画领域领先,但提前准备总无错。”
黄夕照亦点头:
“董事长此想法甚好,表演人才尚足,缺的是幕后导演、编剧等。公司节目增多,需大量人才充实,目前缺口大,多人身兼多职,压力大,影响节目质量。”
秦安言:
“既明此理,我便不多言。此综合艺术学院初时不并入大学,因大学尚未成立。”
“待大学成立后,时机成熟自会合并。”
“彼时培养人才,将优先分配于你几家公司,即便日后人才饱和对外开放,亦能选最优者。”
“这艺术院校,我暂无合适人选掌管。目前就你俩,加上传媒公司其他高层,共同商讨专业设置,后续再招聘其他教育者。办学许可,我会派人向港府申请。”
“明白!”
“好的!”
两人回应后离去,秦安独自沉思大学事宜。
决定扎根港岛、放眼世界后,他便萌生了建校念头。
港岛不乏大学,香江大学、中文大学、城市大学等皆有名气。
但这些学校培育的“人才”,难以满足秦安需求。
多数学校文科商科见长,教学质量。
秦安渴求理科生……
虽可与这些大手定向培养,但麻烦重重,如学生素质技能不达标等。
且这些老牌大学与港岛豪门纠葛深厚,多为私立,关系错综复杂。
因此,他决定自立门户,创办私立大学,定向育才。
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大学能自由择生。
国内高考已恢复,秦安计划大学成立后,借内地关系,直接从内地招生。
内地人口众多,天才不乏。
精心培育这些学生,远胜招聘。
此举亦算为国效力。
领导们或会赞许,毕竟国内教育彼时落后于世界。
大学内建艺术与传媒学院,顺理成章。
与世界岛大工程一样,1985年前完成,秦安便觉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