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我考科举逆袭最新章节 > 第155章 八面玲珑(第2页)

第155章 八面玲珑(第2页)

“好文章!!!”张坤接过来之后仔细看了一遍,不由得拍案叫绝,“立意深远,文辞华丽,其中还有不少精彩佳句。”

“的确是好文章!”旁边的巡查考官也说道,“不愧是苏大才子。”

“苏文仅凭第一张试卷就能得解元了,第二篇经义解读同样是鹤立鸡群。”张坤感叹,“不得不说,这苏公子有状元之才。”

科举考试考的不是背诵能力,也不是考引经据典的能力。

它考的是一个人的深层智慧。

作为考生连主考官出题的意图都不揣摩,即使录取了将来也没多大前途。

如果考生在文章中表达的立意和考官的期待背道而驰,录取了就是在给自己添堵。

苏文的文章不但文辞华丽,还完美的戳中了主考官的舒适点。

这样的才子不录取还能录取谁?

“这苏文将来入朝为官,将是我方一员得力干将!”张坤心想。

因为古代科举对文章的特殊要求,立场重要文章其次,苏文大胆猜测,如果不考虑才名影响的话,李白参加科举将很难考中。

他过得了诗词那一关,过不了后面的经义和策论两关。

按照李白的性格,写出的文章估计也不会放低姿态,他根本不知道朝廷想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

同时李白在策论上的见解也不会太高明。

也就是说如果李白参加科举,第一张试卷会得一百分。

第二张第三张试卷最多得个二三十分。

“苏锦绣的文章是极好的,只是他这字,略显平庸。”张坤道。

古代考官很看重字迹的,考生的字迹好会有很大加分。

从一个人的字迹就可以看出其家世背景。

想要把字写好,必须要经过大量练习。而练字用的纸,笔,墨全都比较昂贵。

寒门书生用树枝当笔在沙子上练字?不存在的。

树枝是硬的,毛笔是软的。

用树枝练字不但练不出一手好字,反而会越练越差。

简单的说,能写一手好字,就相当于开宝马入场,字写的差了,就相当于骑自行车入场。

后世一些女人在相亲的时候问对象是怎么过来的,这是在问出行方式吗?不是,是在用间接的方式,了解对方有没有钱。

家世背景好的当然更容易被录取,录取了就是一个不错的人脉。录取的考生一般都会尊主考官为师,之后加入考官阵营。

相比之下,录取寒门子弟好处极其有限。

科举取士是强强联手,而非扶贫。

当然,苏文是个例外,他虽然出身寒门,但凭借个人的努力,当上了冯家女婿。

录取苏文己经不是扶贫。

此外,字写的好,才能更好融入清流文官那个利益团体。

比如说有人想求他办个事,首接塞银子太低级了,最好的方式就是,把自己的字拿去卖,卖高价,神不知鬼不觉完成利益交换。

墨宝,是清流集团的另一种流通货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