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我考科举逆袭最新章节 > 第173章 假设(第2页)

第173章 假设(第2页)

会不会出现亚欧的经济大繁荣,诞生更先进的文明?陆地上的经济交流,和大航海其实并无二致。

现代经济学早己证明,经济物资的交流能减少战争,资敌论其实并不存在。

历史,也无数次证明了这个真理。

到了二十一世纪,全球都在经济交流。

封闭自己的经济只会带来文明的落后,科技的落后。

“你们南朝的皇帝真是太傲慢了,宁愿不停的打仗也不和我们互市。”慕容雪抱怨起来,“他为什么非要给自己树立一群周边敌人,而不是交一群朋友?”

“这件事情其实和皇帝无关。”苏文叹息。

这里面的水,比你们想象的还要深。

不互市的罪魁祸首是清流集团,清流集团说白了就是封建士绅贵族集团。

清流才是真正的阿喀琉斯之踵。

其一,不开市他们能不停的吸朝廷的血。

维持边境的紧张局面和间歇性冲突,能无限放大王朝的国防预算,修筑长城,堡垒、屯军、转运粮食军饷每一项都是天文数字的财政支出,这些资金在流经官僚系统时,会给他们提供巨大的贪墨、截留、吃空饷、工程回扣等空间。

一旦和平互市确立,军费必然大幅度缩减,就等于截断了他们的财路。

其二,军功晋升资本,对于那些军中勋贵而言,边境冲突,是他们积累军功,提升地位,掌握兵权的最佳捷径。

边境的战场就是他们的‘练级点’。

其三,养寇自重。

如果边境和平了,那些军中勋贵就失去了存在价值。

其西:不开市,他们能垄断走私赚巨额财富。

当朝廷禁运某种物资时,这种物资的价格会暴涨。

权力的护航,加上贼喊捉贼,让那些清流在走私中一本万利。

就连在杀人如麻的朱皇帝面前他们都在走私茶叶。

在嘉靖时期,他们把红衣大炮卖给鞑靼人。边境告急,他们利用劣质棉衣、发霉军粮捞银子,明末还有人把粮食卖到蒙古。

清流的目标只要能赚到银子就行,王朝的兴衰,百姓的生死,文明是否进步,都和他们无关。

王朝又不是他家的,只有家族才是他们的。

说实话,以苏文这种对历史超出时代的认知,考个状元根本不是难事。

不过前提是,皇帝来考。

如果是清流文官当主考官,他们是不容许这类揭他们老底都文章中榜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