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茗越谦虚,朱校长越满意,&ldo;夏同学,你太谦虚了,你英语成绩两次都考满分,那能叫好一点吗?其他学科,的确有同学比你高分,但总分没你高,进步也没你快啊。&rdo;
&ldo;你看你以前的成绩,在全年级是后排的,但入学考试考了441分,放在全年级,那绝对是前10名的,这进步,已经不是突飞猛进可以形容的了。&rdo;
&ldo;这才过去多久,你看看这回的补考成绩,比年级第一还高几分,这进步速度跟坐火车似的,尤其你还是在校外自学的,你说没秘诀,你自己信吗?&rdo;
夏茗:&ldo;……&rdo;
朱校长循循善诱,笑得十分和蔼可亲,&ldo;夏同学,既然你把珍贵的学习资料都奉献出来了,我相信你是一个大方善良的好学生,你自己学习进步了,一定不忍心其他同学水深火热,对吧?&rdo;
夏茗:&ldo;……&rdo;
&ldo;既然你不吝惜分享英语学习方法,相信其他学科也不会藏着掖着,对吧?&rdo;
&ldo;……&rdo;
&ldo;分享一次两次是分享,再多分享几次,也没问题,对吧?&rdo;
&ldo;…………&rdo;
&ldo;夏同学,既然你不反对,那咱们就这么说定了?&rdo;
&ldo;………………&rdo;
第231章簇拥(2更)
夏茗无法理解,为什么朱校长对她的迷之信心。
八十年代的学生们对知识是渴望的,对待学业和高考是虔诚的,而后世的应试教育被诸多人诟病,高考似乎成为一种硬性衡量标准。
很多学生为了高考而高考,各种培训班、冲刺班以及堆积成山的教辅资料,教学生分析题型和拿分要点,总结的学习方法一套又一套。
好与不好,各有各的看法,但二三十年积累下来的学习方法以及应试技巧,却是实实在在的。
而在各方面资源都贫瘠的八十年代,全面、系统而高效的学习方法和应试技巧,几乎是没有的。
好巧不巧,夏茗前世是学霸,还给高考生当过家教,她脑袋里装的东西,对朱校长来说,的确是宝藏。
夏茗摸了摸鼻子,说:&ldo;校长,不是我不想分享,实在是学习方法是要看人的,我不确定自己那套对别人合不合适,怕误人子弟。&rdo;
这是实话,夏茗做家教时,多是有针对性的一对一教学,最多有时给小班上课,人数并不多,夏茗基本掌握每个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过教学方案。
市六中的学生们,她能了解几个?
再说了,她做家教都是要提前备课的,上次在复读班分享英语学习方法,已经很突然了,说得不够系统全面,事后夏茗还有点担心,混乱的学习要点会不会误导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