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沈涛摇头:“不是咱们市,是临市总台的。”
&esp;&esp;不过沈涛提起这个电视台的人,是不是有些过于兴奋了,兴奋是没错,但兴奋到脸红就不对劲了。
&esp;&esp;晓月好奇的道:“那他说了怎么找过来的吗?”
&esp;&esp;沈涛点头:“她说是问了华师大的杜教授,知道我在文化街这边开店,就找过来了。”
&esp;&esp;杜教授知道沈涛在文化街开店?这怎么可能,杜教授根本都没见过沈涛,怎么会又告诉电视台的人?
&esp;&esp;正纳闷呢,沈涛又道:“过年的时候跟你一起来的那个挺文静漂亮的女生,好像是杜教授的侄女吧,那天电视台的人说就是她告诉的杜教授我在这儿开店的。”
&esp;&esp;得,破案了,是杜诗情这个小特务通风报信告诉杜教授的,毕竟跟杜教授电视台能联系上的人,只有杜诗情来过音像店。
&esp;&esp;不管怎么样对于沈涛来说都是难得的机会,毕竟沈涛的确有才华,不该被埋没,想到此便道:“出专辑不是沈大哥的梦想吗,现在终于有机会,我先恭喜沈大哥了。”
&esp;&esp;沈涛摇头:“你先别恭喜了,这事儿不一定成呢。”
&esp;&esp;晓月:“为什么?沈大哥不是一直自己作曲吗?”
&esp;&esp;沈涛:“作曲我是会,可歌词怎么办,电视台那边说的很明白就要那种风格的,就我这点儿文化水平,能写得出来吗?”
&esp;&esp;的确写不出来,那首歌的歌词作者可是很牛的,不过,很牛的人现在也有啊,例如杜教授,王教授,只要他们肯帮忙,写个歌词还不简单吗。
&esp;&esp;只不过,想请这两位教授出马,一般人肯定不行,忽然想起两位教授都跟电视台有合作,时常录一些文化节目,既然是电视台的人来找的沈涛,索性就让电视台的人出马去请好了,反正请出来做好专辑,对于电视台也有好处。
&esp;&esp;想到此,便道:“其实歌词沈大哥不用愁,你就把曲子做好,让电视台拿着曲子找人填词不就行了。”
&esp;&esp;沈涛眼睛一亮:“对啊,当时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个呢。”忽然又想起什么,神色有些不安道:“可是电视台的人说那首歌是我做的?”
&esp;&esp;晓月知道他的意思,眨眨眼道:“本来就是沈大哥做的啊。”
&esp;&esp;沈涛一愣,继而明白过来,心中一块大石算是放了下来,却又发愁道:“可是那歌词儿咋办?”
&esp;&esp;这倒是个麻烦事,如果也说歌词是沈涛写得,那人家电视台的肯定说既然能写出一首,就能写出
&esp;&esp;店长有了
&esp;&esp;第二天早上晓月见到了张经理的那位朋友,年纪跟老爹老娘差不多,不算高应该不到一米七,比沈涛矮了半头,人很清瘦,戴着副黑框眼镜,眼镜腿儿缠着布条,不知是不是断了舍不得配新的,上身白衬衣下面藏蓝的裤子,已经很旧了,裤子洗的发白,衬衣的领口衣角都毛边了,但整齐干净,裤线都是笔直的,衬衣的口袋上插着钢笔,打眼一看就不是个大老粗。
&esp;&esp;能看得出他身上那种属于知识分子的气息,但牢狱之灾生活磋磨,郁郁不得志,脸色看上去有些灰暗。
&esp;&esp;名字也不俗,要知道中国人取名字大都会受历史社会因素影响,例如五六十年代的人,取的名字大都是抗美,援朝,国庆,建国,卫国,爱民一类,要不就跟自己老爹老娘,叫什么金生,秀荣,再老一辈儿自己爷爷那代人,什么富贵有财啦,一听就是农村出来的,人们往往把自己的梦想付诸于给孩子起名上,为了讨个好寓意。
&esp;&esp;但这位的名字却不一样,他叫张明臣,据晓月知道书店的张经理好像叫张庆臣,只从名字上看,就知道这两人应该不止朋友这么简单。
&esp;&esp;而他们那一代人能考上大学的也都不是凡人,能力不用想都知道,这样的人才本该是稀缺资源,却因为服刑的前科,连个工作都找不到,真是偏见要不得啊,不过,作为晓月得感谢现在的偏见,如此才能让她捡到这样一个人才。
&esp;&esp;对于进过监狱的前科,晓月并不在意,尤其张明臣是为了给老母亲看病才挪用公款进去的,并不是因为贪财,人有时候处于那种境遇,做出任何决定都是无奈的,试想如果自己是他,估计也会跟他一样,所以,这样的前科不是污点,反而是他身上的优点,毕竟百善孝为先是我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esp;&esp;晓月也不废话,直接问他什么时候能过来上班,本来张经理还想说几句好话来着,不想晓月这一句话,把他到嗓子眼的话直接噎了回去,张经理愣了愣道:“你的意思是同意明臣来店里上班了?不再考虑考虑?”他自己问着都有点儿不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