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苏德战争 1941年 战役 > 第151章(第1页)

第151章(第1页)

波兰爱国军队国民军总司令布尔&iddot;科马罗夫斯基于8月1日开始起义,威胁了德军福尔曼的第9集团军所属一部分部队的后方交通线。该集团军司令部在博勃鲁伊斯克附近战败之后编入预备队,最近又奉命参战。波兰这次起义缺少武器弹药,开始时组织得不好,但是它的发展几乎是自发的。人民表现了伟大的英雄气概,因为他们的起义不但是为了摆脱老的侵略者,而且也是为了对付新的侵略者以确保国家的前途。苏联政府方面对伦敦波兰流亡政府的意图和抱负了如指掌,并且不信任英国,因此并不希望这次起义成功。如果它竭尽全力支援起义者并且在8月间占领华沙,那么它将面临一支估计约达三万五千人、主要装备有德国武器的爱国国民军的存在,这支军队将使新成立的卢布林政府感到为难。在这个时候,克里姆林宫不想让苏军攻打波兰爱国者,而且也不准备在波兰国家前途的问题上同西方较量。因此,莫斯科先是假装不知道起义这回事,继而胡说国民军对德军持有友好态度,最后则谴责国民军的领导人轻举妄动,使波兰人作出了无谓的牺牲,对此负有罪责。斯大林将这些说法作为他袖手旁观的借口。

苏联方面一直强调第1白俄罗斯方面军和第1乌克兰方面军都没有足够的补给品,又有维斯拉河挡在面前。这一说法无疑是符合事实的,只不过维斯拉河本身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障碍。据说第2坦克集团军自从进入波兰领土以来,在维斯拉河东岸的普拉加地区遭到了德军的顽强抵抗而且还损失了五百辆(门)坦克和自行火炮。这点可通过莫德尔说过的话部分地得到证实。他说从第2和第4两个集团军抽调的三个装甲师组成的集团军群预备队在华沙的东北方向曾围歼了一个坦克军。另一方面,第8近卫集团军在华沙以南约二十五英里的马格努舍夫,越过维斯拉河实施了猛烈的进攻;在华沙起义第二天,即8月2日,贝尔林集团军的三个波兰师协同苏军第69集团军的一部奉命渡过了维斯拉河,它们没有进入华沙,而是开到华沙以南约四十英里的普瓦维和丹布林附近。这些波兰将士伤亡很大,然而却坚守了他们的桥头堡。在马格努舍夫的波军和苏军本应在普拉加附近打过维斯拉河,支援起义的波兰人。苏联政府和战场指挥官当时没有这样做,更激起人们对苏联的指责,说克里姆林宫就是想让德军消灭那些爱国者。8月16日,莫斯科通知英国政府,说它不打算干预波兰起义。但到8月19日,英美两国要求借用苏联领土上的机场设施,以便给起义者空运武器弹药和医疗补给品时,却遭到了拒绝。斯大林在8月22日给丘吉尔和罗斯福的信件中,将波兰国民军说成是一群罪犯。直到9月10日,当时起义已渐趋平息,苏军最高统帅部才假情假意提供援助。9月10日至14日,古谢夫的苏军第47集团军肃清了普拉加的残敌,尔后波兰第1集团军奉命越过维斯拉河进入华沙支援起义。9月16日,贝尔林的波兰第1集团军渡河夺取了桥头堡,但是被强征到该集团军的未经训练的波兰农民,不是德国陆军和党卫军的对手,9月23日,他们又被赶回维斯拉河的东岸。到9月14日,苏联才开始向陷入困境的波兰人空投食物和弹药。在当时,大部分弹药毫无用处,因为苏军的弹药是空投给一支主要用缴获来的德国步枪和机枪作战的军队。苏军两个带着无线电台的联络军官被伞降到华沙市内,充当布尔&iddot;科马罗夫斯基与罗科索夫斯基之间的联络官。可是发出的无线电报却得不到回音,因而这两个联络军官没起什么作用。极可能苏联有意派这两个联络军官到这个爱国组织中充当间谍,因为前不久于7月17日在维尔纽斯附近,国民军所有的当地指挥与参谋人员,在苏方多次说了表示友好与感激的话之后,应邀与第3白俄罗斯方面军司令员切尔尼亚霍夫斯基举行参谋会议,却无一人返回。在当时情况下,苏联的态度本来是可以预料到的,当它占领了波兰成立了卢布林政府,它的用意就进一步被证实了。在起义中起了重要作用的人,或者与伦敦流亡政府人员有点联系的人,不是失踪就是被塞进火车运往俄国内地,其中大部分人从此踪影皆无。

据说希特勒不愿将镇压波兰起义的任务交给德国陆军,而交给了希姆莱。希姆莱又把这个任务交给巴赫-策勒维斯基。十二个党卫军警察连,迪莱万格指挥的由判罪的德国犯人组成的团,以及卡缅斯基指挥的大部分由苏军战俘组成的白俄旅,在它们的德国长官的指挥下对波兰居民犯下了滔天罪行。德国部队躲在一群群被赶往波军防线的妇孺后面。波兰伤病员不分男女被逐出医院集体枪杀。强奸和割断喉管的事司空见惯。据古德里安自己说,他坚决要求希特勒撤回这些部队,而且在他尔后的讲话中,他还企图推卸他对陆军和武装党卫军负有的责任。在这期间,爱国的国民军在整个8、9两个月继续在地下室和下水道里进行战斗,其残部直到10月2日才投降。

7、8两月,苏军最高统帅部力图改善在喀尔巴阡山脉和波罗的海地区的态势,准备向巴尔干半岛境内发动新的进攻战役。科涅夫的第1乌克兰方面军在维斯拉河西岸的散多梅希-巴拉努夫地区的桥头堡奉命休整,该桥头堡威胁着德国的上西里西亚。但是,沿着喀尔巴阡山脉一线,科涅夫却有个绵长而暴露的左翼。为了保证该翼侧的安全,使他能集中兵力执行下一个任务,即继续东进,以彼得罗夫和麦赫利斯为首的第4乌克兰方面军司令部奉命从最高统帅部预备队开到这个地区。彼得罗夫到达斯塔尼斯拉夫指挥由科涅夫的左翼部队(包括格列奇科的第1近卫集团军和茹拉夫列夫的第18集团军)改编而成的第4乌克兰方面军,彼得罗夫的任务将是肃请德罗戈贝奇工业区的残敌,尔后夺取喀尔巴阡山的山口并突入多瑙河平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