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若是没猜错。”
他心中多少有些失落。
“他为了不造成朝堂太大的波动跟动荡,也为了维持朝堂稳定,恐会在天下推行行省制。”
“大秦的官吏俸禄是有明确划分的,闻于皇帝之耳的最少俸禄为六百石。”
“若是在关东挑选几个大县,特许一些特别的政策倾斜,提供更多的钱粮,以及将关中的一些技术成果推广到关东。”
“现在不合适?”胡亥一脸不解。
“准确一点。”
甚至会造成更大的动荡。
“朝堂依旧是三公九卿制,并没有对朝堂官吏进行细致的职务职能划分,因而朝堂对于省州的控制,依旧是混乱的,这只会造成行政资源的极大浪费,也会造成天下治理的混乱。”
闻言。
“这支出一年下来太高了。”
“而且大多数官吏的俸禄一定是高于郡,甚至是略高于郡的,这也相当于在郡县的基础上,再支出了一個大半的郡财政支出。”
“就是既想稳定关中出身的官员,又想妥善安置关东的有功之臣,同时将两者之间的正面冲突尽可能的压下跟后延。”
胡亥也沉默了。
回不去了。
嬴斯年若有所思。
“在没有彻底下定决心之前,有些事是不能让其他朝臣知晓的,军国之事,不可谋于外。”
听到嵇恒的话,嬴斯年跟胡亥都看了过来,一脸惊疑道:“推行三级管理制度有什么问题吗?”
不过……
“大秦有多少财政,撑的起这么大的巨口?又有多少官吏,能填补进这么大的官吏缺口?”
“但如何加快恢复,却是需要另外的考虑。”
“以朝堂直派官员,对地方郡县进行更为强力的控制管理。”
嵇恒笑着道:“大规模推行不行,那就小范围推广,人口稀少的郡县不支持,那就放在人口稠密的区域,如此一来,条件同样满足。”
“是什么办法?”嬴斯年好奇的问出了口。
“若是新设一级。”
“另外。”
“而这便是解决之法。”
他现在只是一介黔。
他想的只是怎么能给自己一家改善一下生活,年级渐长,也是让他感到了不小的生活压力。
“应该是州牧制。”
只是……
“也会让黔更加信服。”
“那就提高这几个大县的地位。”嵇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