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默然。
一个萧何。
“你我可先比较一番,看看我们的想法是否一致。”
嵇恒跟着落笔。
“大秦的根本是法!”
张良终于点了点头,他伸手,拿起案上的笔,沉思了一下,率先写下了一个名字。
嵇恒亦然。
“关东也该出个对等的。”
“改制府人员还没决定。”嵇恒道:“你对关东的那些官员较为清楚,而我更熟悉关中,因而互相择选官员进入其中。”
嵇恒接下来写的是李二郎。
“故他们的身份是对等的。”
故,在迟疑了一阵后,他也是很利落的停笔了。
张良眉头一皱,颇为好奇的看向嵇恒,不解道:“你这是何意?”
对于胡亥等人的误解,根本不在意,继续提笔,写下了第二个名字。
胡亥几人,也慢慢靠近来,一脸好奇的盯着两人,同样也很好奇,最终两人会选择那些人,又是以何为标准。
而是颇为悠闲的喝着酒,静等着张良理好想法,他的开口有些突然,张良也的确需要一些时间准备。
不过无论是嬴斯年,还是胡亥、公子高等人,都很沉得住气,甚至还给自己搬了床席子来。
而后,嵇恒再度落笔,张良却没有再写了,非是不能,而是已明显比不过了。
嵇恒瞥了眼胡亥,笑了笑,反问道:“那你可知选择的标准?以及我为何会选蒙毅?”
在嵇恒说出的时候,他就已明白嵇恒的心思,就是想看看自己跟嵇恒是否想法一致,以及在自己看来,改制的人选标准,及选入的官员又当孰先孰后。
“这是依循军功爵定下的。”
听着嵇恒的解释,胡亥等人恍然大悟,也是有些汗颜,看向张良的眼神有些心虚。
李冰之子。
至于李左车更是离谱。
胡亥一愣。
但陈平?
他何德何能第一个落名?
论军功,比不上韩信刘季,论内政也比不过萧何、曹参,若非依托着关中,只怕三晋之地,早就出事了。
至少要理好自己的改制思路。
“只不过一人是法关中。”
张良也颇为自豪。
明暗,那是那么轻易能定下的?不过若是真为秦献计献策,只怕同样会留下骂名不少。
胡亥跟公子高几人对视一眼,也是来了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