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陵此时从疏勒国回来,带来了疏勒王的书信——疏勒王愿意与大汉通商,还希望大汉派工匠去教百姓制作丝绸。
“将军,西域各国见龟兹和疏勒都归顺大汉,也纷纷派使者来,说愿意臣服。”张陵道。
冯章拿起书信,脸上露出笑容:“太好了!这样一来,西域与中原的商道就能开通了,丝绸、茶叶、玉石、马匹,互通有无,百姓们也能过上好日子。”
他站起身,走到帐篷外,望着远处的草原和雪山,心中满是感慨。
这场始于古浪的离间计,最终竟促成了西域的归顺,这是他一开始没想到的。
“人心啊,真是个奇妙的东西。”冯章轻声道,“能让敌人反目,也能让万国归心。”
王霸和张陵走来,站在冯章身边。
“将军,接下来咱们要做什么?”王霸问道。
冯章指着东方:“回中原,向陛下复命。告诉陛下,古浪已平,西域归顺,大汉的疆域,又扩大了一片。”
三人相视一笑,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而远在西域深处的隗纯,最终在一个小部落里定居下来,再也没提过叛乱的事。
他常常坐在帐篷外,望着中原的方向,喃喃自语:“若当年我不贪,或许……”
可世上没有后悔药,人心的猜忌一旦种下,就再也无法根除。
这场因离间而起的战争,最终以和平收场,不仅平定了叛乱,还收服了西域,这或许就是“以计破敌,以仁收心”的最高境界——用最小的代价,换最大的胜利。
冯章回洛阳朝见汉光武帝刘秀,禀明西域情况,临行前将古浪的事务交给了王霸和洛桑、巴图共同管理。
临行前,冯章特意召集三人,叮嘱道:“古浪是中原与西域的门户,你们三人要同心协力,不可再因私怨起冲突。”
王霸拱手:“将军放心,末将定会与洛桑土司、巴图台吉和睦相处,共同管理古浪。”洛桑和巴图也道:“我等已归顺大汉,定不会再犯糊涂。”
冯章点头,又取出两份文书:“这是陛下亲批的,吐蕃和蒙古的牧场归你们各自管理,大汉不征税,但你们要保证,每年向中原输送一定数量的马匹和牛羊,作为通商的交换。”洛桑和巴图接过文书,脸上满是感激——他们本以为汉军会夺走牧场,没想到陛下竟如此宽厚。
“多谢大汉皇帝!多谢将军!”两人同时跪下。
冯章扶起他们:“不必多礼,以后咱们都是一家人,要互相扶持。”
张陵也留下了几名道童,教吐蕃和蒙古的百姓制作中原的农具和药材,帮助他们改善生活。
“这些道童会观天象、辨节气,能帮你们更好地放牧和耕种。”张陵道,“若有蝗灾或旱灾,也可让他们帮忙防治。”
达瓦带着风马师赶来,手里拿着一张巨大的风马旗:“道长,这是我们风马师连夜制作的,插在古浪的最高处,能保佑草原风调雨顺。”
张陵接过风马旗,与王霸、洛桑、巴图一起,将它插在了古浪的最高峰。
风一吹,旗帜猎猎作响,仿佛在见证这片草原的新生。
冯章离开后,王霸开始推行新政。
他首先在古浪设立了“通商驿站”,让中原的商人可以在这里与吐蕃、蒙古的百姓交易。
中原的丝绸、茶叶、瓷器,换吐蕃的羊毛、药材,蒙古的马匹、牛羊,交易公平,双方都很满意。
“王将军,这样下去,咱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洛桑看着驿站里热闹的景象,笑着对王霸说。
王霸点头:“是啊,通商能让大家都受益,比打仗好多了。”
巴图也道:“以前我总想着抢牧场,现在才知道,交易能得到更多东西——中原的瓷器很受蒙古百姓欢迎,我用十匹马,就换了一百个瓷器!”
王霸笑道:“以后会有更多中原商人来,你们的牛羊和羊毛,也能卖个好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