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团长站在她旁边,跟她说:“团长,新来的这50个人里,女孩子有35人,男孩15人,女孩里有7个苗子都很不错,舞蹈很好,都有功底,现在领舞的叫周晓,她长的也漂亮,您看呢?”
周团长把目光移到舞台中央领舞的女孩身上,他们来部队已经两个月了,都换上了绿色军装,束腰一扎,英姿飒爽,确实挺不错的。
她点了下头:“不错,这一批女孩子艺术素质都不错。”
她把视线又看向了侧面配乐的人。
副团长顺着她的视线也看向了季然,也笑了下,理解团长为什么这么关注季然,他太突出了。不管是长相还是琴艺。
能把小提琴弹奏的这么熟练,这在男孩中是不常见的,秦副团长家的公子也就这个水平了。
所以何副团长跟她笑道:“男孩子里面季然跟秦晔不错,正好他们两人还一个是小提琴,一个是大提琴,配合的非常不错。团长您看中的人真不错。”
周团长微微一顿,不是她看中的,是她儿子看中的,但米已成粥,周团长也只能将错就错。
她缓缓点了下头,其实不用小何说她也看的出来,秦晔从小就学大提琴,他父亲就是文工团的副团长,儿子优秀是肯定的。
但那个季然比他还要优秀。
哪怕她心里还在怪季然,也不得不承认她儿子徐雁凛给她找来的人不错。就如他信里写的那样,季然绝对不会给他丢人的。
周团长深吸口气道:“让他们两个多练习,十一国庆节,要演奏《梁祝》,他们两个为主。”
《梁祝》这首曲子1959年5月27日在上海兰心大戏院作为上海音乐学院向建国10周年的献礼作品首演后就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于是之后的每一年,这首曲子都是保留曲目。
何副团长笑道:“好来,我这就去安排,让他们两个加练,这是他们两个的荣幸。”
秦晔听完后跟她道谢:“我会努力的。我跟季然会加油的!”
季然提着小提琴没说话,把视线看向了后门处,那里已经没有周团长了。
小何看他往那边看,跟他笑道:“加油,周团长非常长看好你们。”
这个季然什么都好,就是不爱笑,好在他不用跳舞,不需要露出标准的8颗牙,所以何副团长想他高冷就高冷吧。
且季然虽脸上高冷,但很听话,让排练就排练,从不抱怨苦累,这就太好了。
何副团长看季然点头后就走了,让秦晔带着季然晚上在旁边的音乐室练习即可。
文工团秦晔跟家一样熟悉,所以欣然带季然前往。
“季然,咱们俩今晚多练一会儿,你放心,这里的琴室晚上不会打扰别人。”秦晔跟他笑道。
季然问他:“要多晚?”
秦晔看他:“你回去后还有别的事吗?”
现在所有重要的事都不如排练重要吧?当然季然的水平也确实很不错,这是秦晔承认的。
季然跟他说:“嗯,我要回去写信。”
徐雁凛的信他收到了,让他写满两页纸,他现在才写了半页纸。本来以为来这里不用高考写作文了,哪知还要写信,超出800字的信。
秦晔以为他有多么重要的事,哪知就是写信,咳了声:“给谁写啊?”
有谁那么重要啊,他昨天晚上不是已经写过了吗?
季然轻声道:“我哥。”
看他已经开始调琴弦了,秦晔便知道他不想再说了。
秦晔微微合了下眼,是没有想到季然还有一个这么重要的哥哥。
这个季然神情冷漠,独来独往的,来了这里两个多月了,无论是在排练室还是宿舍,他说的话屈指可数,并不合群,所以秦晔多少有些好奇的。
秦晔坐好后,开始调他的大提琴弦,去合季然的琴。
《梁祝》这首曲子长达27分钟,共分三段,他们最常听到的是中间部分,这是大家都会演奏的。但他们要献给国庆就要完整的弹完整首曲子,整首曲子还要弹的一个也不差,且曲调都能合上,也就是说每一遍都要一样,因为到时候他们是一整个管弦乐队,必须跟着指挥走。
这就有难度的,哪怕秦晔从小就摸大提琴,也要练习。
但他最近发现季然弹的曲子每一遍都是一样的,一个音都不会错,他有时候甚至不会看谱子,也就是说季然对这首曲子熟记于心。
秦晔不服输的跟他练习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