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淮山嗯了声,送他出门,等李大哥驾着牛车看不见身影后,李淮山把大门关上了,季然看了下太阳,还没有落山呢。
李淮山手脚勤快的喂了各种家禽,就着季然和的面做了面条,用鸡丝抄了秋笋,又抄了一大盘木耳青葱鸡蛋,加上刚才跟季大哥一起炸的一大盘泥鳅,喂饱了季然。
目的非常明确,只等天黑上炕。
季然说要洗澡,入秋了不用天天洗澡,但明天是中秋节啊,有理由焚香沐浴。
李淮山立刻给他烧水,把季然陪嫁的大木桶灌满了,上面撒上了一把鲜桂花。
季然泡在里面觉得自己洗的香喷喷的一会儿就要被吃抹干净了。李淮山正在帮他洗头发,古人的头发都很长,不容易干,所以都要先洗头,洗好头发后,包上毛巾,李淮山一刻不停的给他搓背,一点儿时间差都不留啊。
季然就老老实实的坐在桶里,李淮山一手扶着他背,一手把他背上细小的泥都给他搓下来,季然是雪白细腻的肤色,不藏泥,很容易搓下来,李淮山给他搓完了背,再把两个胳膊搓出来,剩下的季然说:“我自己来。”
现在他还能自己动手,不是以前病入膏肓的时候,李淮山还蹲在他木桶前不走,这是怕他拖延时间吗?
季然跟他说:“我很快。”
李淮山笑了:“好,我在外面冲一下,一会儿我来抱你。”
等两人都洗完澡,一起坐在炕上,李淮山从身后拥着季然,从炕头箱子下摸出一本书来,翻着看。
他刚才在外面还那么着急,这会儿竟然不急了?
季然跟着他看了两页,就明白了,他眼睛越睁越大,这就是古代的小黄书啊。
姿势花样还挺多,这一页是坐莲式,虽然这本册子引得不够精美,也不是彩色,但古人的画技没得说,动作精炼,一笔一划都让人想入非非,季然身体往前倾,不是他看的眼睛拔不出来,而是他身后
的人身体很热,隔着一层薄薄的中衣,季然都觉得热。
李淮山还不让他动,下巴抵在他肩上,手臂困着他,还在看那一页。
看样子他对这一页感兴趣,季然不让他看了,把他手里的《避火图》打掉,扭在他怀里是个撒娇的姿势:“不看这个。”
李淮山就着图上的姿势,把季然就合抱在了怀里,他现学现卖的能力还是很快的,笑:“为什么不能看?”
这是他大哥在他结婚的时候给他的,但他那时不想看,结果前天晚上废了好些功夫呢。
所以现在得学习下,他眼睛幽亮的盯着季然,想看看从那里下嘴。
季然用手去捂他眼睛,他哪里不知道李淮山的眼神代表着什么,李淮山不看那些图就已经让他难以招架了,要是再加上那些花样,那还了得。
李淮山吻他手心,季然痒的发颤,扭着身体躲的时候,就被李淮山抱着压在了炕头上,季然喊:“~~还没有吹灯。”
今天晚上点的是一支红蜡烛呢,蜡烛要比灯油贵啊。
但李淮山亲他嘴巴,不让他说话,于是那支蜡烛就一直亮着。
第二天季然睡到了天大亮,李淮山还在,季然翻了个身,把腿搭在他身上,李淮山收握着他膝盖挪到了一个合适的位置,闭着眼睛跟他说:“醒了?可以再睡会儿。今天我们不着急。”
季然把头挪到他肩膀上又眯了一会儿,外面的鸡、狗开始叫唤了,李淮山昨晚上吃饱了,可是它们还饿着呢。
等两人起床,把所有动物喂上食,再种上菜种子,一个上午过去了,怪不得李淮山说下午才能到家呢。
临下山前,两人又把所有草料、吃的都给它们备下来,两人这次要回去住一晚上,正月十六要陪着季然回娘家。
两人带着大青下山,家里大黄腿还是没有好,留下小黑陪着它。
先回李淮山家,李大嫂已经开始忙活了,中秋节是一个大节日,仅次于春节,是家家户户团圆的日子。
常年在外的人,回家就会跟客人一样格外受欢迎,李大嫂很热情的招呼两人,也不让两人动手帮忙。
李大嫂对季然说:“然哥儿,你昨儿带来的月饼太好吃了,还做了那么多,咱们家都不用做了,省大事了,所以今天你不用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