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宁国的要求也是割地,但他要得不过是北方四州,相较于西澜平原而言,那是些极为普通的土地,那里的粮食也算不得高产,顶多能自给自足而已。
水源嘛,倒也还算是充足。
蜀郡王翻开一本《大魏民生录》,在找到西北一篇时,在上面看到了北方四州。
蜀郡王伸手敲了敲那片地域,都是森林的集中地带啊。
看到这里,蜀郡王完全放了心,宁国是以铁骑骁勇善战的国家,那里的人们偏爱吃牛羊肉,刚开始他还怕那地方适宜牧草的种植,那样反而给他们提供了粮源,既然是森林,对于游牧的宁国来说,这无疑就是鸡肋。
合上书,蜀郡王思量了许久,再看了看那副地图,正当他心中两种决定剧烈交锋时,一阵黑风卷过。
“禀王爷,程念初自海淮传回了消息。”
海淮!
“说!”他今夜等的就是这个消息!
蜀郡王正襟危坐,等着下文。
“辛不辱使命,六大县长已策反其四,余下当杀之;三大州长中程黄二位太守已答应调动驻军助我们起事,至于最后的那位李太守……”
蜀郡王与各路暗线之间的消息传递都是挑最值得信任的人口口相传,且得知消息的无一不是蜀郡王亲自训练出的死士,以特定的手法加以控制,这样才能放心。
一旦落入敌手,立时自尽。
且一次得知消息的人数不定。
这也是萧坤直到现在都没有抓到准确证据的最主要原因。
而得知消息的眼前这位是不同时出发,但却仅存的一位信使。
“所以,程念初问您,这位李太守,您打算如何处置?”将消息一一上报,黑衣人静等回复。
李太守。
蜀郡王想了想,珲州李氏一门精忠为国,世代专出体恤百姓民生的栋梁之才,在珲州,可能有人不知道这大魏的皇帝是谁,但绝对没人不知道珲州的父母官是李安。
在百姓们心中近乎于圣人的李安一出事,很可能引起他们的反弹,到时候别弄巧成拙了。
可不杀的话,按照李安的脾气是绝对不可能同意他的决定的。
甚至还有可能阻碍他的计划,比如向上汇报之类的。
真是麻烦!
李安,李安……
蜀郡王敲击着桌面,双目深沉,回想着关于李安这个人的一些生平事迹。
他这一生都在为了这一天做准备,他曾经搜集过各大州府之长的信息,现在终于派上了用场。
李安为人温良,二十岁及第,官场沉浮数十载,处事游刃有余,不慕权贵,不爱金银,杜绝美色,孝敬父母……
真是各方面都无懈可击的一个人啊。
想拿住他受贿之类的把柄的蜀郡王放弃了,既然这方面不行,那就只能从其他方面下手了。
把信息从头到尾再过一遍,蜀郡王很快有了主意,“告诉程念初,将李安的父母妻子尽数扣住,不要下手,软禁即可,注意做得干净些,不能走露半点风声。”
“是!”
“还有,尽快做好准备,我这边一动手,他那边就得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