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海和许清怜冲进堂屋时,李雪梅正坐在梳妆台前,周文兰往她鬓边别珍珠头花,魏菊则眼眶发红:”我闺女终于出嫁了,呜呜”
“大喜的日子,哭哈啊?!”李雪梅扯着嗓门儿喊道,”我是嫁人,又不是火化!”
“你这孩子!”魏菊刚要说话,院外突然传来唢呐声,惊得院子树上的家雀儿全都飞了起来。
“来了来了!”李正东扯着嗓子往院里喊,堂屋瞬间热闹起来。
许清怜手忙脚乱地将红盖头轻轻盖在了李雪梅头上,李长海则赶紧将准备好的红绸带塞进了李雪梅手里——这是汉族送亲的老规矩,寓意是系住娘家的牵挂。
“吱呀”
大门被推开,周大狗穿着朝鲜族传统婚礼服饰“周衣”,头戴黑色纱帽,胸口的铜扣在晨光里泛着温润的光。
他身后跟着十多个朝鲜族亲友,为首的老者捧着彩绘木匣,里面装着象征吉祥的木雁。按照朝鲜族婚俗,新郎要向岳父母行“奠雁礼”,木雁代表夫妻忠贞,如果木雁倾倒的话就要罚酒三杯。
“岳父岳母在上,受女婿一拜!”周大狗单膝跪地,双手将木匣高举过头。
李正东和魏菊伸手接过木雁,特意将它稳稳摆正,引得围观亲友一阵善意的哄笑,周大狗这才起身,在伴郎簇拥下走向堂屋。
屋内,李长海和李长山早己带着几个壮汉守在门后。
按照习俗,新郎必须答对三道“拦门题”才能见到新娘。
李长山隔着门板喊道:”朝鲜族婚俗里,新郎要给新娘准备的‘三六礼’是什么?”
“是三十六件聘礼,包括衣料、首饰、食品、打糕、米酒、还有”周大狗说了一半急了,猛地一拍大腿,“哎呦我,赶紧让我进去接媳妇儿吧,想死我了都!”
说完掏出了一把糖果塞进了门缝里,刚要进来,几个朝鲜族姑娘又围了上来,用红绸将他拦在距离李雪梅三步远的地方。
为首的姑娘举起银碗高喊道:”按我们规矩,新郎要连饮三杯交杯酒,才能接走新娘!”
周大狗二话不说,接过银碗仰头而尽。
辛辣的米酒呛得他首咳嗽,却不忘转身向李雪梅伸手:“媳妇儿,跟我回家。”
“嗯呢,没毛病!”李雪梅嗓门儿比周大狗还大,牵着周大狗的手就要走,李长山赶紧上前扶着,跟李长海一左一右把她护着走向花轿。
不过朝鲜族婚礼没有传统花轿,取而代之的是装饰着彩绸的牛车。
周大狗扶着李雪梅上车时,李雪梅一把将他身上的皮毛拽下来铺在了牛车上,免得被冻腚。
接亲队伍正要启程回去,魏菊突然追出来,往李雪梅手里塞了个绣着并蒂莲的绸缎荷包,里面装着六枚铜钱,寓意六六大顺。
等到了周家院子,几个朝鲜族妇女正捧着木盆等候。
盆里盛着清水和白米,李雪梅按习俗将白米撒向天空,象征感恩天地,就只是跨火盆时怕烧到自己,让周大狗把她给背过去的。
正厅里,朝鲜族传统“交拜礼”即将开始。
周大狗和李雪梅并肩跪在铺着稻草的席子上(稻草寓意多子多福),司仪用朝鲜语和汉语交替高喊:“一拜天地”
礼成后,众人移步宴席。
朝鲜族婚宴摆着著名的”八道碟”:辣白菜、酱牛肉、苏子叶包肉、打糕
每道菜都由朝鲜族妇女用铜盘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