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我叫沈歌,这位是李绵延大哥,老许,老张,大刘,还有我的弟子蛮子,于大哥随便称呼就是。&rdo;
沈歌见菜吃得差不多,又叫了一轮菜。
沈歌与于醉墨边吃边聊,没一会儿便知晓他身上也有举人功名,考过两次春闱没考上,索性离家出来游历,正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出来也能多些体会,说不得回去再考便能考上。
沈歌大感巧合,他告诉对方他亦是一名举子,现如今上京正是为明春春闱而去。
&ldo;沈弟何不等年后再上京,现如今天气正是冷的时候,在路上可遭罪。&rdo;
&ldo;过完年后太迟了些,小弟有师兄在京都,正好提前过去找他讨教讨教。&rdo;
于醉墨乃叹:&ldo;沈弟你小小年纪便有如此志向,又吃得苦,他日何愁不身居高位?&rdo;
&ldo;日后的事谁知,我现今只想着早日把功名考下来,其余事情日后再说罢。&rdo;
两人聊着聊着竟发现他们还在同一家客栈内投宿,不禁大感有缘。
第二日,天仍在下大雪,沈歌一大早出去,发现雪能到人大腿深。这种天气,赶路绝计不成,天要留客,沈歌只好再在客栈内多住几日。
其实沈歌只是想早日入京,时间倒不是真的赶,在这边停留几日也耗得起。
好在他们住的客栈非常不错,热水棉被炭火等一应供应得极足,知晓沈歌是举人,掌柜的还特意给他不少方便,沈歌在这边住的也舒适。
于醉墨在客栈内待得无聊,来找沈歌聊天,沈歌这头忙着看书,不大抽得出时间。
于醉墨见状不由道:&ldo;怪不得长江后浪推前浪,若年轻举子们都是沈弟你这副模样,何愁考不上进士?&rdo;
&ldo;于兄你莫夸我,我也是近两年才努力些,先前都得过且过去了。&rdo;
&ldo;这话我是不信的,你先前若得过且过,焉何能在十八岁年纪便中举?就是再聪明的人,不学也不成。&rdo;
沈歌笑,&ldo;得,听于兄这话,我要么是绝顶聪明之人,要么是勤奋刻苦之人,无论如何,在于兄心中都好得不成。&rdo;
&ldo;那是。&rdo;
于醉墨对沈歌印象极好,他本就是画师,对美人有着天然的好感。
在这大雪困城之际,能遇上沈歌这么一位皮相气质风骨俱佳的绝顶美人,于醉墨想忍着不过来找他都难。
见沈歌在看书,低垂着眉眼,越发显得唇红齿白,风华绝代,于醉墨忍不住技痒,道:&ldo;沈弟,我给你画副画如何?&rdo;
&ldo;这……我要做什么么?&rdo;
于醉墨兴冲冲地拿来纸笔,&ldo;你什么也不需做,只看你的书便好。&rdo;
于醉墨先前把手袖在袖子里,连露出一丝皮肤都不愿,现在要画画,他却丝毫不怕冷了,袖子卷得老高,直接调墨备布,欲一气呵成。
沈歌见他架势摆好,不好再拒绝,便任他去。
于醉墨灵感来临后画画得极快,沈歌方看了小半本书,于醉墨画便已画完。
画卷墨迹未干,沈歌一眼看过去,大感惊艳。
于醉墨画的这幅画相当写实,虽没后世的照片那么清晰,但比后世的照片更有神韵,他的影像在话里活灵活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