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哼!五两银子可以买多少个馒头了,花婶绣坊都可以换好几匹上等布了,我爹爹和王家是姻亲,你糊弄谁呢?!&rdo;若玉嘴巴上毫不含糊,说话很大声,底气十足。
果真,老板娘一听她这么说,花婶绣坊不就是王家产业吗,还是姻亲,那眼神看着若玉变了几变。
到底是久经世故的老油条,她以为若玉好糊弄,现在糊弄不成也不至于败了下风,笑嘻嘻的道,&ldo;那倒也是,小姑娘你要是看得上,我成本价卖给你,三两银子如何?&rdo;左右她不吃亏。
老板娘比划着三根指头笑嘻嘻的哄她这个小孩儿,好像真的已经打折很便宜了呢。
&ldo;呵!&rdo;若玉冷笑一声,现在降价已经来不及了!
老板娘把她上上下下看了好几遍。前些日子出了个蒙秀才,和桑树林的童家长子是妻弟,花婶绣坊传来消息,吴家和蒙家订了亲,说的就是蒙秀才的女儿!
这亲戚拐着弯儿也是亲戚,老板娘乐呵呵的笑,赶紧让开,把这件东西给取了下来,比划给若玉看,舌灿莲花的吹捧得不行。
&ldo;这件衣服三两银子太贵了,就二两银子吧,外加一双鞋子。要是成交的话,我再买几件衣服捎回去。&rdo;若玉面不改色的开始杀价。
老板娘脸色一变,眼袋都在颤动,狠心咬了咬牙道,&ldo;既然是王家的亲戚,童秀才的内侄女,我怎么也要优惠优惠的。这样吧,你要是买的多,我给你记账,多少都行!&rdo;反正她已经打算好了,小姑娘没钱,她回头找童秀才要也一样!
童家是农户,却是个小地主,童家长媳是蒙家女儿,她娘家侄女和吴家订了亲,和王家也算半个亲戚,都是些有钱有头有脸的人,何况这丫头说不定真是蒙秀才的女儿呢!
若玉看穿了她记账的心思,往衣包里一掏,掏出了七八两银子!
&ldo;不记账,这些东西我买了,给我装好了回头我来领。&rdo;啪的一声,把钱摆在了桌面上,若玉斜乜了一眼面前的老板娘,指着自己看中的四件成衣道。
冬天的大衣本来就贵,要想穿些防寒保暖好布料的衣服,一件没有二两银子,想都别想。光这些还不够,若玉仗着自己是贵客,开始刁难起狗眼看人低的老板娘了。
☆、049柴米油盐
当她走出成衣店的时候,吐着舌头看了一眼自己脚上的棉布鞋子。想着刚才让老板娘心不甘情不愿的替自己换鞋子,满脚臭熏熏的脚气熏得她憋红了一张脸。
谁让自己是贵客呢,七八两银子说给就给,还不记账,上哪儿找这么便宜的事情啊!
若玉踩着自己脚上的新鞋子,走起路来也舒服多了。虽然不及祖母给自己做的鞋底温暖,却也有自力更生脚踏实地的满足感。
这幅身体体质不好,阴虚火旺,而且有脚气,手脚容易出汗,每天走那么多路,耗费鞋子不说,出了汗臭熏熏的让她也很讨厌。想着刚才老板娘憋屈的样儿,她心里更是笑开了花。
身上十几两银子还要省着花,将来还有大用处。若玉搜刮了街上的糖果铺,还买了一把木剑,家里买不起好一点的笔墨纸砚,写出来的字浸染糙纸,哥哥虽然不说,若玉还是知道的。
逛了大半天下来,分别给祖父母爹娘买了一件冬衣,给哥哥买了笔墨纸砚,给姐姐买了一打纳鞋底的针线和布,还有三呆子的木剑。
家里用的东西不用添置,若玉另外买了两大罐子油,外加两罐子盐,还拉了三袋大米给祖父家当做存粮。
看似不贵的东西,七零八落的加起来,又用了她一两多银子呢!算一算从梁掌柜那里赚来的几两银子,还存在家里的加上今天剩下的,看来也只能到此为止了。
花了五个钱雇佣了邻村的一家牛车,若玉叫上若ju就坐上牛车回家了。
&ldo;哇!兜兜,这都是二姑姑家给的吗?&rdo;若ju惊诧的翻看着车上的东西,&ldo;三袋大米,还有两大罐子油,还有盐巴!呀!这里面都是过冬的衣服吗?&rdo;
她用手指在上面戳了又戳,软软的像是布料,就是厚厚的也不太重。她早就想要买一件洗衣服了,在绣坊见到那个少女的衣服羡慕的不行,不知道这里面有没有自己的份儿。
鼓鼓胀胀的两包衣服,还用防水油纸包裹的严严实实,绑上绳子打不开。
若玉自己第一次给这个家置办东西,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脸上洋溢着明媚的笑。掏着血汗钱给家里人买东西,心里说不出的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