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由于此前对扶苏过于倚重,朝堂格局早己定型。
扶苏的儿子不止赵夜一人,倘若扶苏回咸阳后依旧难当大任,始皇帝势必要另寻他法,为赵夜铺好前路。
毕竟赵夜年纪太小。
在那个时代,年幼既是优势,也是隐患。封建社会讲求资历,年少登位者往往难以服众。
即使贵为天子,也不是一朝即位便可号令天下。
就连始皇帝本人,早年登基之时也不过是个傀儡而己。
综合种种因素,提升赵夜的军事素养或许不失为一条出路。
至于政局纷争,以赵夜三岁的年纪想要涉足实在困难。世人很难真正重视一个孩童,哪怕他是天纵奇才。
军事方面,若赵夜身边有一群自幼相识的亲信班底,待他成年后,便能掌握一支绝对忠诚的力量。
“小稚奴想学兵法吗?”始皇帝轻揉着赵夜头上的丸子髻问道。
赵夜认真地点了点头。
他当然愿意学。
谁会没事去跟那些老谋深算的人斗心眼呢?
赵夜清楚自己的分量,那些人都是久经世故的老手,要玩政治斗争实在太过吃力。
至少目前的他,既无足够的手段,也未具备相应的格局。
仅看陪同始皇帝批阅奏章的日子就能明白,每一份奏折背后都藏着诸多门道,全靠始皇帝讲解。
才让他渐渐懂得其中奥妙。
有些奏折看似辞藻华丽,实则暗藏玄机,处处设局。
朝堂之上的较量远非现在的赵夜所能应对。
世间万事皆是如此,缺乏足够积累和学习,终究难以游刃有余。
战场也是如此。
所幸赵夜另有倚仗。
【神力】【自愈】
这两项能力,在战场上可谓无敌。
拥有这样的能力,冲锋陷阵势如破竹。
放着这等优势不用,反倒去走政斗这条路,那便是十足的糊涂。
再者,如今赵夜最大的两位靠山——王翦与下邺的一众老兵,也都出自军中。
舍弃自身长处,硬闯政坛险地,并非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