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明朝出了个张居正阅读 > 第112章(第1页)

第112章(第1页)

张居正回乡的时候,有一个插曲值得一提:他特地绕道新郑,去看了他的多年老友兼政敌高拱。当时高拱百病缠身,已卧床不能起,其亲属将张居正请入卧室内。一见之下,两人都忍不住相视而泣。

一代豪杰沦落至此!

忆当年大业相期许,今日了然无踪。

张居正百感交集,握住高老的手流泪,久久不忍言别。

据在场的人事后回忆,两人可说是前嫌尽释了。

张居正对高拱,总怀有一种复杂的心情。高拱失势罢归后,他也还念念不忘。一日,高拱派遣一仆人入京,回原来的家中取一些器具。张居正得知后,召那仆人来,询问了高拱的起居情况。仆人泣诉道:&ldo;高老回乡后病困,又经王大臣案惊吓,几乎活不了啦。&rdo;张居正听了,为之泣下,拿出玉带、器币、杂物等大约可值千金的东西,交给仆人带给昔日的好友。

返京途中,他再次去新郑高拱家中看望。回京后又致信问候。可惜,昔日强悍的高拱已病入膏肓,来日无多了。

当年十月,高拱去世。高拱妻上疏要求恤典,也就是请国家拨给丧葬费。万历对高拱当年挟制他们母子的事仍不能释怀,不准。张居正上疏恳切为之呼吁,万历才准予开复原职,但只给予&ldo;半葬&rdo;待遇,即国家承担一半的安葬费用。

随后,高拱之弟高梅庵请张居正为高拱写墓志铭,张居正亦立即应允。

命运无常啊,真的无常!

元人小令有曰:&ldo;傲煞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rdo;

高拱是一个有国家观念的人,也有大的志向,可是他与张居正相比,在生前的遭遇相差天壤。不知在乡间养老的那些岁月里,他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感叹。

宦海也是江湖,碌碌竟为谁忙?

蟒衣玉带能传几世?钟鼎之盛祸在其中!

张居正是官场上的胜者,他终生也不可能体会到高拱的这种失落感。施与同情,也是基于胜者的大度。

他步上巅峰,自觉即使做不了万世圣人,起码于当世的权势之强,无人能出其右‐‐包括皇上!

掌权者的幻觉,总是让他们看不到弱小者的力量。他们决想不到,大厦也有倾的时候,老树也有朽的时候。得意之时的每一步,都是在迈向明日的败亡。

他感觉不到有这样的威胁,荣耀的光芒让他目眩。

六月十五日,浩浩荡荡一行刚抵北京城郊,就有皇上派来的司礼监太监何进等候在真空寺接风。

何进宣读了谕旨:&ldo;若于中午进城,则请张先生在朝房等候,朕即在平台召见。若于午后进程,则请张先生回宅安歇,明日免早朝召见。&rdo;

国之栋梁终于回来,皇上一刻也等不得了!

次日一早,早朝免去,百官列班迎候张居正入朝。衮衮诸公,绯袍玉带,恭谨地行礼如仪。旋即,万历在文华殿召见了张居正。

即位以来,万历还没有一次如此长时间地见不到&ldo;先生&rdo;,此时自是有千言万语要说。

寒暄过后,万历便问:&ldo;先生沿路所见,地里的庄稼如何?&rdo;

张居正愿意回答这样的垂询,他一手培养起来的人君,就应该有这样的良心。

他禀报说:&ldo;托万岁的福,河南畿辅(北京周围)两地,麦子丰收,稻苗亦是茂盛。&rdo;

万历又问:&ldo;黎民安否?&rdo;

张居正说:&ldo;各处凡有抚按来见,臣必向他们转达皇上的保民之意。告诫他们,凡事务实,不要虚文。臣见各官都兢兢业业,与往年委实不同。因此黎民感恩,皆安居乐业,实有太平景象!&rdo;

万历面露喜色,想想又问:&ldo;边事不知怎样了?&rdo;

张居正答:&ldo;在途中,臣见到了山西及陕西三边总督,都有密报说,俺答西行,为瓦剌所败,损失惨重,俺答仅以身免。臣以为,夷狄相攻,是中国之利,此是皇上的威德所致,今边境无事,四夷宾服。&rdo;

内外的情况都很好,万历放下心来,特批张居正在家休息十日,再来上班。张居正又在太监张宏的引导下,到慈庆宫、慈宁宫拜见了两宫皇太后。

此一段衣锦还乡的风光,终告一段落。

八月秋凉时,赵老太太在魏朝的护送下启程了,由运河水路进京。自然又是一路搭棚迎送,彩幔高张,鼓角旗帜热闹非凡。徐州副使林绍竟然亲自下河拉纤,为太夫人做引导。

九月十五日,队伍抵达京郊。万历和两宫都派了太监前往问候。稍事休息后入城,史载&ldo;仪从煊赫,观者如堵&rdo;(《明史》)。就是皇帝他老妈,也未有过这等风光吧。

到了京城相府安顿后,万历和两宫又送来赏赐,并有旨慰问张居正母子,&ldo;几用家人礼&rdo;。赵老太太年事已高,不能进宫去拜谢,由张居正到会极门代为叩谢两宫。

君臣之谊,空前绝后!

繁华鼎盛过后,现实的问题又摆在了首辅的案头。

就在张居正归葬之时,户部员外郎王用汲上疏,弹劾张居正擅权。以张居正归葬时的一件事为话题,直指张居正专用阿谀奉承之徒,败坏了官场风气。

事由葬礼而引起,其时湖广各级官员均前来捧场,唯独巡按御史赵应元不见踪影。这位巡按当时正代理襄阳政务,只打了个招呼说有病来不了。也许在赵应元看来,参加葬礼是人情而不是公务,来不来不说明什么。对这种特立独行的人,宰相张居正肚子里却撑不了船。在这时他就不以&ldo;非常人&rdo;来度别人了,心里很不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