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啊”一个老者捂住了胸口,声音发颤,“这比拿破仑战争还狠”
但这仅仅是开始。
天幕的声调毫无起伏,继续泼下冰水:
【上述仅为首接军事死亡。战争引发的饥荒、瘟疫、医疗资源崩溃及后方生产事故,导致额外平民死亡。】
又一列暗红色的数字翻滚而出:
“西百二十万残废?”一个工人模样的汉子盯着天幕,手指无意识抠进掌心。他仿佛看到无数缺胳膊少腿的身影在战壕里爬行。
“三三十五点八?”一个戴眼镜的教师喃喃重复,突然嘶喊起来,“每三个男人就有一个非死即残!我们哪还有男人?!”
最致命的一击在最后炸开:
【补充分析:基于战前人口结构】
劳动年龄人口缺口:
风把几片落叶卷过战神广场。一个贵妇人腿一软跌坐在长椅上,珍珠手袋滚落在地。”,突然想起自己刚订婚的儿子——他今早还笑着说要去报名炮兵。“不”她喉咙里发出呜咽,像垂死的母兽。
塞纳河的水映着天幕的血光,静静流淌。巴黎的心脏,在这一刻停跳了。。
广场上,挥舞的旗帜僵在半空,歌声戛然而止,如同被利刃切断。
拍桌子的手悬在空中,杯中的酒液晃荡着泼洒出来,浸湿了裤子也无人察觉。
那些正在慷慨激昂演讲的人,张着嘴,却发不出一个音节,眼睛死死盯着天幕上那个代表着自己这个年龄群体命运的百分比。!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空荡荡的餐桌,无人继承的农场,废弃的作坊!
那些发放白色羽毛的女子,脸上的亢奋和优越感瞬间冻结、碎裂。
她们手中捏着的、准备递出去的白色羽毛,变得无比烫手。
一个穿着鹅黄色长裙的少女,手指一松,那根象征“勇气”的羽毛,轻飘飘地落在了满是灰尘和脚印的石板路上。
紧接着,是第二根、第三根羽毛像雪花一样无声飘落。
她们突然明白了,或者说是被天幕用最残酷的方式点醒了:
死了这么多人,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田地里沉重的犁耙,将无人拉动;矿井下危险的煤层,将无人开采;港口堆积如山的货物,将无人装卸;工厂轰鸣的机器旁,将空出无数的位置!
那些曾经被男人包揽的、繁重又“不体面”的体力活,将不可避免地压到女人的肩膀上。
更现实的是——
没有人了。
没有那些每月按时把薪水袋带回家的男人了。
面包不会凭空出现,房租不会自动减免,孩子依旧要吃饭穿衣。
她们——这些曾经只需操持家务、或在体面店铺里做做女工的“女士们”——将不得不走出家门,去填补那些空出来的、她们从未想象过的位置。去工厂,去农场,去码头,去一切需要力气和汗水的地方,为了活下去。
那根轻飘飘的白色羽毛,此刻仿佛重如千钧,沾满了她们未来生活的沉重和未知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