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昊的心沉了下去。
是啊,时代在变,一切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曾经的辉煌也可能变成明日黄花。
可一想到刘科长刚才那副道貌岸然、高高在上、仿佛施舍了他天大恩情的嘴脸,楚昊就气得牙根痒痒!
友谊商店都走下坡路了,你一个采购科长还在这儿装什么大尾巴狼?!
靠着职权明抢豪夺?!
难怪这地方要凉!有这种蛀虫在,不凉才怪!
但……愤怒归愤怒,楚昊脑子却在飞速转动。
陈永年的话句句在理,都是出于真心实意的关心和对他利益的考量,他不能辜负这份善意。
然而,他楚昊看重的,从来就不是友谊商店现在能带来多少真金白银的利润!
他要的是那个曾经代表“最高端”、“最权威”的象征性平台!
他要的是“神农部落”的产品能够出现在这个曾经只售卖“洋货”的圣殿里,哪怕只是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
他要的是这个名分!
这个噱头!
只要这个名头打响了,后续的效益,自然会有其他渠道跟上!
短期亏本,是为了长期的品牌溢价!
这个战略目标,从未改变。
“陈叔叔,”楚昊深吸一口气,“谢谢您!真的谢谢您和周叔叔告诉我这些实情!要不是你们提醒,我还真不知道友谊商店现在是这样一番光景。”
“您分析的很对,这笔账算下来,确实……很不划算。您放心,我会再好好考虑考虑的。”
听到楚昊似乎有松动的迹象,陈永年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了一些,长长舒了口气。
陈永年趁热打铁,再次提起之前的建议,“小昊,你要真想打开京城市场,扎下根来,光靠把东北的菜运过来,成本太高,风险也大。
不如考虑考虑,直接在京城周边弄个大棚!
技术、地、政策这些,老周门儿清,肯定能帮上大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若是昨天听到这话,楚昊可能只会礼貌地笑笑,心里未必当真。
但此刻,刚刚被刘科长狠狠宰了一刀,又得知友谊商店的“虚胖”,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和想在京城真正立足的野心,确实被激了起来。
“直接在京城搞基地?可……京城的地,金贵得很,审批怕是不容易吧?”
陈永年以为他动心了,连忙道,“这有什么难的?租啊!不说别处,就农展馆附近那片,我知道就有合适的地方可以租来做大棚!规模肯定够用!”
“租?”楚昊心思微动。租地建棚,确实是个可行的方案,投入相对可控。
但他内心深处,对京城这片土地有着更深的渴望——拥有!
他空间里静静躺着的六十多万现金,还有那三块沉甸甸的大黄鱼和那个价值不菲的宣德炉……这些资本让他有底气去想“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