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琰坐在书桌前,打开电脑。
密码。
她盯着那个横框沉默了片刻,抬手敲下了一串数字。
半秒后切换到了主页面。
密码是顾念城的生日。
醉了。
电脑桌面上很干净,连背景都是系统自带的原始图片。
沈琰赶紧换了个密码。
又找了张爱豆的图片换了背景。
顺眼多了。
沈琰打开浏览器,搜索“阳光福利院”。
缓冲了一会后,跳出来的第一条上加粗斜体标着。
“向阳路福安里127号”。
居然在弄堂里。
沈琰继续往下划,得到的信息只有琐碎几条。
阳光福利院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创建者是当时那一片小有名气的富豪。那个年代,多的是“一人吃饱,全家饿死”的情况。
贫穷人家拴紧裤腰带也省不出一碗米填饱肚子。
受苦的大多是孩子。
穷人夫妻在生活所迫下只能丢弃孩子,三四岁的小女孩穿的整齐干净,被爹妈牵着走到人群中去,就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
更有甚者,把刚出生的婴儿丢在路边。
富豪不忍看见无家可归的孩子在寒冬腊月里挨饿受冻,沿街乞讨,于是建下这座福利院,收留那些无家可归的孩子。
后来,富豪因病去世,他的家人在出国前把福利院卖个了另一个人。
阳光福利院因此没有倒闭。
派人追查富豪在外的家人是不现实的。
况且沈思的年纪算起来,肯定是在另一个人接手之后才被送进去的。
沈琰现在需要的,是绝对真实的信息。
既然要坐实沈思的身份,她的亲生父母无疑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在这个偌大的城市中,每天都有几千万的人流量。
灯红酒绿,纸醉金迷。
要找到沈思的亲生父母,恐怕不太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