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送了十来年了,很安全。
一月后。
玉京。
这是家卖调料的铺子,开的地方既不靠南楼,亦不近西市。从前售卖香料品种齐全,客流不断。后来出了《南奴令》,南边的货断了,客人立减大半。
新帝登基,商贸重续,这家空撑半年的铺子,重新迎来转机。
任期刚满半年的刑部侍郎冯炎,是这家铺子的常客。每月初一,只要在京中,无论晴雨,皆会来这家铺子采购。
哪怕《南奴令》风声最紧的那些日子里,亦未中断。
侍郎爱烹饪,且不喜变动,这是朝臣旧友们都了解的,再说这家铺子卖的调料是真的好,上月冯侍郎给同部尚书,他的顶头上司赵乐敬推荐了铺子里的花椒和茱萸,赵尚书买后直呼好,中家中大儿就爱吃这重味,要好好谢谢冯侍郎。
侍郎却劝,说令郎未成年,还是吃清淡些,对身子好。
赵乐敬没放心上,毕竟冯侍郎可没孩子。
当然,这些都是刑部闲时的一些家常,纵然流传,那也仅是在本部里传,报到宫中新帝耳里,九五之尊更觉得这些闲言碎语费时无意。
说来,奇怪。
新帝自登基后,励精图治,日理万机,常忙得通宵不能眠,却总时不时要暗中打听冯侍郎的日常,哪怕是这些明知浪费时间的琐事,仍会耐着性子听完。
有小内侍好奇,曾向伺候跟前的熊公公打听,熊公公却以瞪眼回应。再被追问得烦了,熊公公便告诉他们,是陛下同冯侍郎年少交好,所以心中有一份挂念情意。
小内侍们恍然大悟,之后再报,例如今日报奏冯炎去了调料铺子,不仅语气平淡,甚至有些因为侍郎乏味的起居而犯困。
新帝贺金倾同样听得索然无味,小内侍一报完就让退下,忙批起奏折了。
冯炎去调料铺子是最没有意义的,他从前服侍自己是,就月初去。起码有十年了,雷打不动。
贺金倾丝毫不疑。
而冯炎却有一石二鸟,旁人不知,这家铺子的掌柜,其实是赫查海人,与他祖上交好。他来买调料,会与掌柜用赫查海交谈数句。
若无事,便是闲谈。
若有事,便是口信。
这日初一,冯炎听完掌柜一番话,凝神在右手接过的包好香料上,以赫查海语回道:“好,谢过首领,我知道了。”
第67章
冯炎从兴善的口信中得知,入夏后赫查海鱼龙混杂,恐已有人察觉到公主们的行踪。
这是他时刻忧心的事情。
尤其是眼下这个季节。
赫查海盛夏之后会立转凛冬,不出两月,雪落封山。
若陛下执念,亲率大军,只消封住出入口,等待来年雪化,唾手捉人。
以防万一,那人必须要在两月内离开赫查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