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夷大炮是明后期传入的,但火药,大晏已经有了,用来做爆竹,尚未普及。据霍祈旌说,西北关有火药制的火箭,也是初初开始用。
前朝的爆竹,是真的爆“竹”,就是把竹子放进火里,因为竹子中空,所以才会噼啪做响,也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坊间才有了火药做的爆竹。
有火药在,做大炮并不难。
她记性虽然好,也没到过目不忘的程度,本来只有用心研究过的东西,才能清楚的回忆起来。
可是自从掉下了黑水河,感觉……好像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拥有了一些关于晏家女和月儿公主的零星记忆,其它事情上,之前影影幢幢接触过的,也一下子就能想起来。
比如大炮。
她觉得她仔细想想,应该能弄出火铳来。
高兴吧,也高兴,但又总有几分说不出的迷茫,找不到根的那种迷茫。
太子本来等着她细说,她却忽然发起愣来。
太子极少看到她这样的神情,不由伸手,轻轻揉了揉她的头发:“玥儿?”
她忽然就很不高兴,大声道:“别叫我!别摸我头!我不开心!”
太子:“……???”
他诚恳的请教她:“是因为孤不叫霍祈旌么?”
晏时玥顿了顿,忍不住就笑了。
真的,就冲明延帝和太子这种情商,想发个脾气都不容易,一句话消火有木有?
一行人赶到了距离都城三十里外的西山,迅速安营扎寨。
漠北使臣应该会在腊月底到达长安,然后入住驿馆,等到大年初一与他国使臣一起参加新年的大朝会,之后的军演,也应该在元宵节前后。
时间已经很紧了,太子和晏时玥一到,就开始忙碌。
就在晏时玥上朝那一日,黄明孝从茶楼出来,却发现一驾马车坏在了路上,车夫正低头修理。
黄明孝眉头一皱,正要绕开,却听一个声音道:“可是黄家郎君?”
黄明孝一抬头,就见那马车里,一个少妇正撩开车帘,看了过来,明眸皓齿,美貌无伦。
黄明孝道:“某确实姓黄,不知夫人是??”
少妇下了马车,依依行礼:“郎君有礼了。小妇人夫家姓刘,昨日去玥糕坊时,恰好碰到郎君仗义执言,便听了几句。”她皱眉摇头:“那位,也着实是……不守妇道!”
黄明孝顿时大起知已之感:“正是!”
少妇叹道:“只可惜,旁人皆畏惧她的权势,像郎君这般敢仗义执言的人,太少了。”
“不敢当,”黄明孝洋洋得意:“我也不过是想替天下才子教训她几句罢了。”
少妇脉脉的看着他:“只是郎君还该小心才是,那人势大,只怕要挟怨报复。”
“那又如何!”黄明孝一脸俨然的道:“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
少妇道:“郎君志向高洁,侠肝义胆,妾身十分佩服。”
两人短暂交谈了几句,然后车夫修好了车子,少妇依依不舍的上了车,各自分开。
打扮成少妇的影卫,一上车就忍不住啐了一口,她还真没想到这么容易,看他神情,显然丝毫没有怀疑。
黄明孝当然不会怀疑。
他在翼州时被人捧习惯了,一向觉得全天下只有他满腹经纶才高盖世,觉得自己仗义执言光明磊落,被人仰慕有何奇怪?不被人仰慕才奇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