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人微微摇头,脸上笑容如春风秋水,让人心中说不出来的清凉自在,只听他缓缓说道:&ldo;佛法最重体悟,不重辩论,就是佛法,也只是用来载人的船,一旦登岸,佛法也要舍弃不用,何况是世间的言语辩论?法应尚舍,何况非法!&rdo;
僧人的声音尽管平缓,没有丝毫起伏,却如一缕清音,直入人心,让人无法抵挡。
崔向心中一惊,看此人不动如松的气势,听此人直指人心的声音,此人就算不是得道高僧,也是佛学精湛之人,不可小觑。
崔居显然也注意到对方稳如泰山的沉稳,不由心生警惕,说道:&ldo;听你所说,刚才我和慧广法师辩论半晌,全是非法,不入法师法耳了?&rdo;
&ldo;这倒不是,佛法也是讲究先立相后破相,不立如何破之?正是因为先立后破,随立随破,才有逐步提升的过程。&rdo;僧人不徐不疾地答道。
崔居不解其意:&ldo;那法师拦住在下,有什么事?&rdo;
僧人笑答:&ldo;也无事。&rdo;
&ldo;无事叫我做什么?&rdo;崔居大为不解,转身去看崔向。
崔向笑而不语。
&ldo;小施主,小僧且来问你,你来龙兴寺有何事?&rdo;
&ldo;前来寻找高僧参悟佛法!&rdo;
&ldo;参悟佛法?那小僧就要多问小施主一句了,不知小施主参悟的是空还是有?又或者是非空非有?&rdo;僧人笑吟吟地问道,但言语之中的机锋却是无比犀利。
崔居顿时愣住。
若他说空,是执著,若说有,还是执著。若说非空非有,还是心有所住。眼前僧人果然厉害,波澜不惊地就将他的退路全部封死,让他无法开口,开口就是错。
崔居默然无语,一脸求助地看向崔向。
崔向也知道此题无解,跳进去容易,跳出来难,非要辩论也并非不可,只是太耗费心神,不如再立新题让此人来解,便道:&ldo;我二人不问空不问有,只参禅宗和净土。&rdo;
净土宗初始于东晋之时,由高僧慧远大师在庐山东林寺创建而成,慧远大师也被尊崇为净土宗初祖。净土宗始于东晋,在唐朝之时开始兴盛,一时信众众多,禅宗因此大受影响,许多禅宗法师都对净土宗倡导的&ldo;一句阿弥陀便可见性成佛&rdo;深不以为然,禅净之间的争论时有发生。
龙兴寺是禅寺,必须是参禅为主,崔向突兀提出净土宗,就是为了跳出此名僧人提出的不解之论,转而将他引入自己设定的悖论之中。
果不出崔向所料,一提净土,僧人一改刚才的平和之气,微有不满地说道:&ldo;净土宗以一句阿弥陀即可见性成佛的轻率之说,让无数大字不识的愚夫愚民都日夜念佛,以为念佛即可成佛,此为大妄语。见性成佛,要饱读佛经,参悟经典,哪里只是一句佛号就可以得到无上甚深微妙法?&rdo;
崔向笑得很开心,点头表示赞同:&ldo;法师言之有理,佛经浩瀚如海,博大精深,若不将佛经吃透,想要成佛,就是缘木求鱼,一句佛号就想成佛,岂不是痴心妄想?&rdo;
僧人听崔向赞成他方才所说,不及多想,连连点头。
&ldo;可是……&rdo;崔向忽然声调一转,&ldo;莫非法师不曾听过&lso;大道至简&rso;的道理?更何况佛祖也说过,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既然佛经是渡水而过的船,佛号也应作如是观……法师以为然否?&rdo;
终于……又让崔向给绕了回去,打成了一个死结!
第四十章高闲
僧人目瞪口呆!
崔向的意思再明白不过,参禅也好,念佛也罢,都是渡向彼岸的一艘船,不管大船小船,快船慢船,只要能抵达彼岸,就是好船,到时都一样要舍弃,所以不必非要在禅净之间分出高下来。
呆立半晌,僧人一脸的惊讶之意慢慢消去,恢复一脸冲和淡然,笑问:&ldo;这位小施主莫非是修学净土?&rdo;
崔向摇头。
&ldo;那为何拔高净土,将一句佛号与三藏经典相提并论?&rdo;显然,僧人还是心结未去,不认为&ldo;一句阿弥陀&rdo;可抵万千佛经。
&ldo;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何来拔高之说?何来高下之分?众生根机千差万别,佛经对应就有八万四千法门,法师熟读经书,如此浅显的道理,还要我这在家之人再说一遍不成?&rdo;崔向知道其实眼前的僧人已经输了,不过还是不肯就此服软,非要他再说出一个详细来。
&ldo;念佛是有为法,一切有为法,都是虚妄之法。&rdo;僧人犹自嘴硬。
&ldo;参禅也好,看佛经也罢,都是有为法,做不到无为而为的境界。&rdo;崔向寸步不让。
&ldo;念佛始终心中有念,参禅能做到万法皆空。&rdo;僧人道。
&ldo;万法皆空,还有一个空在心中执著。念佛念到极处,可以做到不念自念。两者无有高下。&rdo;崔向道。
&ldo;光凭念佛,便可达到佛法所说的不可思议境界,着实让人难以生信……你无法说服我!&rdo;僧人近乎耍赖。
崔向心中有气,我何苦来哉,闲着无事非要说服你禅宗和尚去学净土?早就说了,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你学禅学净,只要到达彼岸就是成功,何必非要分得得那么清楚?
不过他也是清楚,其实现在眼前的僧人已经不再与他辩论,而是心中疑惑不决,想要借他之口说服他心中疑虑,以解开心结。此时的他就如遇到一个难题,将解未解之时,心中难受,就需要旁人说破心中一点堵塞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