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居知道该他说话了,点头道:&ldo;我才不问,正好坐享其成,才懒得操心。&rdo;
凌静安想的却是,只要有钱可赚,只要崔向的第一个法子确实可行,管他第二个等到何时,他先将一个生意做好就是,也是点头说道:&ldo;好,都依你。&rdo;
&ldo;痛快,凌兄将文书拿来,我三人签字画押,即刻生效。&rdo;崔向笑眯眯地看向凌静安。
凌静安假装镇静:&ldo;文书尚未写好,待我回去之后,再详细写来交与二郎过目,说了半天,还不知二郎到底有什么好生意要做?&rdo;
崔向哈哈一笑,拍拍凌静安的肩膀:&ldo;老凌,别装了,我都看见你藏在身上的文书了,拿出改一改就成了,省得再次再签,麻烦。&rdo;
凌静安不知是计,用手一捂胸前:&ldo;不可能,我明明藏得好好的……啊,你诈我?&rdo;
谈笑间,将凌静安的文书改动了几处之后,又找店小二要来纸墨,由凌静安一挥而就,一式三份,三人人手一份,算是正式订下同盟。
&ldo;说起来我还是从来没有签过从来不知要做什么的文书,现在你我已经同心,应该告诉我到底要做些什么了罢?&rdo;凌静安也被崔向的干脆所感染,说话间也不知不觉少了弯弯绕绕。
&ldo;凌兄先买几辆马车,然后再租一处宅院,荒废的也可以,最好是有可以跑马的地方,再有就是要找一名好的木匠,一名好的铁匠,暂时没有了,这些事情办好之后,再来崔府找我和九郎,到时有好戏看。&rdo;崔向卖了一个关子。
&ldo;也好,也只能如此了。&rdo;凌静安算是被崔向折腾得无可奈何,本想再问,一想崔向肯定不会说,也就放弃。
回去的路上,崔居实在不愿再走路,二人就雇了一辆马车,趁着夜色回家。崔居端坐半晌,突然问道:&ldo;今天我的表现还算不错罢?&rdo;
崔向点头表示赞许。
&ldo;作为感谢,你总应该告诉我,马车,宅院,木匠,铁匠,到底要做什么用?&rdo;
崔向望向车窗之外:&ldo;今夜夜月浓浓如水,正好可以作诗……&rdo;
&ldo;别打岔,快告诉我,要不我今夜无法入眠!&rdo;
&ldo;且听我吟诗一首,可保你高枕无忧。&rdo;
&ldo;崔向,你要是告诉我真相,我就告诉你夏先生的一个私隐……&rdo;
&ldo;闲谈莫论他人非!&rdo;崔向假模假样地白了崔居一眼,自顾自地吟起诗来,&ldo;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rdo;
&ldo;……&rdo;
次日一早,崔氏学堂一众学子刚刚坐定,夏先生便从容地走向讲台,当众宣布:&ldo;三日之后,崔氏学堂三十余名学子将与州学四十余名学子共游袁江,踏青明月山,到时以诗会友,由我和刘世轩刘学正共同评出三人佳作,各有奖励。届时或许还有嘉宾莅临,如此盛会恰逢其时,各位务必精心准备,用心多读几遍诗赋,到时一展才华。&rdo;
众人听闻之下,无不欢呼雀跃,就连崔安也是涨红了脸,几乎要跳将起来。
一向严厉刻板的夏先生,也被众学子的气氛感染,微微露出一丝笑意。
目光扫过众人,忽然停留在崔向身上,只见了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正面无表情地呆坐在座位之上,神不守舍,也不知想些什么,夏箴言心中对崔向格格不入的态度大为不快。虽说文无第一,但身为学子,若无争强好胜之心,怎能考中进士?怎能求得功名?
夏箴言本来对崔向的观感就很不好,又见他身处末学不思进取,还没有少年的朝气,更是不喜,本想训斥他几句,一想一年一次的踏青诗会不能因他一人而影响大家,就脸色一沉,说道:&ldo;若是有人不想前去踏青,可以自行站出来,我可以允许他放假。&rdo;
夏箴言说话之时,目光紧盯崔向不放,众人岂能不明白先生所指,都齐刷刷地看向崔向。崔向如梦初醒,见一下成了千夫所指,不明就里。
崔居向他连使眼色,崔安却是幸灾乐祸的冷笑。
崔向明白过来,站起身来,恭敬地说道:&ldo;多谢夏先生!&rdo;然后坐下,一言不发。
众人面面相觑,不明白崔向是说不去,还是去,或是别有所指。
夏先生也是不再理会崔向,开始授课,众人都听得神思不属,有人早就飞到了袁江边上,踏歌而行,有人则在琢磨刚才先生和崔向的对答,到底有何玄机之处,总之,这一堂课上得没滋没味的,就连先生也是早早宣布下学。
此后两天,任凭崔居百般劝说,崔向就是不去向夏先生认错低头,再苦求先生让他参加踏青,因为崔向压根就没想去,他想乘机一人在家,好好将马车改造的想法再理顺一下,比起诗会来说,可算有趣也有意义多了。崔居却是不肯,死皮赖脸非要崔向同去,说是他不去,他去了更没有意思,还拿崔莺莺来诱惑崔向:&ldo;你不是对我姐姐感兴趣,想看看她美不美?姐姐也一起同去,要是你也去,我寻个机会让你见她一面。&rdo;
崔向流了一头冷汗,他没有在崔居面前流露过要崔莺莺的意思,这小子,为了哄他同去,连姐姐都拿来出卖,不太地道。不过他实在驾不住崔居的软磨硬泡,只好答应去看上一看,不过绝不与崔氏学堂的学子们同行。毕竟先生发话了,还得尊重他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