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住手!&rdo;瘦子猛地拽住谢垩,&ldo;你想干什么?&rdo;
谢垩一顿,苦笑着指指墙上的字,又指指自己的嗓子。瘦子冲姓石的汉子一点头,那人笑着取下卷轴,草草地卷起来,交给谢垩。谢垩接过卷轴的时候,竟然禁不住有些颤抖,轻轻地拭去卷轴上的微尘,慢慢展开,仔细地品味起来。
瘦子面现鄙夷,在他的感知世界里,谢垩此时的表现就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奴才相,对皇帝老儿的东西视若珍宝。瘦子要的东西并不难寻找,就是桌案上的一对羊脂玉碾成的镇纸狮子和一支玉龙笔架,瘦子解开身上背的行囊,把两件玉器小心翼翼地收好,姓石的汉子则到偏殿外放风。瘦子的动作非常干净利落,背起行囊,拿起桌案上的笔,蘸了墨,就在取下卷轴露出的白墙上,歪歪扭扭写了一行字,&ldo;梁山泊鼓上蚤时迁借用御用笔架一支,镇纸狮子一对。&rdo;
谢垩呆了呆,象是看怪物一样死死地盯住时迁,心道自己遇到了竟然是贼名千古的时迁。时迁被谢垩看得一阵发毛,怒斥道,&ldo;看什么看?!你个死小太监!&rdo;
第4卷第28节:第十四章撞南墙(2)
谢垩心里却在盘算着时迁此行盗走笔架,到底是演的哪出戏,时迁此时用的是梁山番号,估计宋江在梁山泊也已经拉起队伍了。究竟梁山泊上聚了多少英雄,对于后世的人来说始终是个谜,谢垩当然非常有兴趣,只不过现在开不了口,不然还真想拉着时迁好好了解一下梁山英雄的传奇故事。
可惜此时的时迁对于谢垩来说,可并不如或者传说中那么可爱。时迁耍着柳叶刀,笑容可鞠,&ldo;我说这位小公公……&rdo;
谢垩生平第一次被人这么称呼,顿时三尸神暴跳,恶狠狠地瞪着时迁,看着情形还真有股子凶戾之气,时迁冷不防被谢垩瞪得有点发虚,&ldo;看什么看!信不信我挖了你的眼珠?&rdo;
这倒确实把谢垩吓着了,梁山上毕竟都是些凶神恶煞,如果一刀解决自己那是最好,怕就怕时迁凶性一起,先给自己弄个残废,拖过时间,那可就成了史上最冤的冤案了。谢垩再也不敢与时迁对视,时迁却解开了谢垩的哑穴,&ldo;不瞒你说,此次某与石勇兄弟两个奉梁山将令前来借用皇帝老儿的御宝,现在既然已经得手,也不想妄生事端。临行前,宋头领再三吩咐不许杀人,军令难违,先前不过是权宜答应,现在解了你的哑穴,去留随便。&rdo;
谢垩一楞,二话不说,猛然一头撞在时迁留字的墙上,顿时血染墨迹,又是在雪白的墙上,映衬得异常突兀血腥。谢垩的身体慢慢地顺着墙跌倒,看得时迁这样见惯了血腥的也不禁一阵恶心。时迁暗暗叹息,转身出了偏殿,会合石勇一同离去。
石勇有个特殊的本领,那就是对地形有超强的记忆力,只要石勇到过的地方,不管有多复杂,都能顺利按原路返回。因此石勇和时迁两个却是最佳的偷盗组合,尤其是对于盗墓者来说,这两人简直就是盗墓界的哼哈二将,无往而不利。这两个却都不是省事的主儿,眼下事情办得顺利,也没忘记在皇宫里折腾一翻,顺手牵羊弄了几件稀罕物事,临走还在谢垩住的小屋里点上一把火。
虽然谢垩住的地方早已经在禁宫边缘,可是即使如此,深夜冲天而起的火光还是惊动了大批的官兵禁卫,顿时皇宫一片大乱。禁军统领刘庆立即派人四处追查线索,除了扑灭了御花园后园的火之外,并没有其他特殊的发现,这才稍稍安心。刘庆正要回去安寝,突然有个侍卫惶惶来报,&ldo;刘大人,不好了,养心殿里死了一个小太监!&rdo;
第4卷第29节:第十五章冰火两重天(1)
刘庆也有点慌了手脚,先是禁宫失火,现在居然还弄出了人命。要说宫里死个小太监也没啥可希奇的,让管事太监随便找个理由报个丧,草草掩埋了事,因为禁宫里的关系错综复杂,谁都知道个中厉害,莫不退避低调行事。可是今晚的事情就不得了了,宋徽宗是出了名的洁癖,御书房里死了人,这养心殿就很可能因此而被捣毁,而刘庆以及刘庆手下负责养心殿的这拨人也将宣告&ldo;寿终正寝&rdo;。
刘庆已经冷汗涔涔了,几乎是腿脚抽筋似的赶到了养心殿,直奔偏殿的书房。刘庆一到,见房里都是自己手下的兄弟以及几个管事太监,个个面如死灰。有个侍卫过来,把大致情况向刘庆禀报,刘庆大伤脑筋。风流皇帝赵佶酷爱书画,镇纸狮子和笔架都是赵佶的姐夫驸马小王都太尉赠送的玉器,均采用极品羊脂玉,聘请全国最优秀的玉器雕琢大师耗费半年的时间完成,几乎是独一无二,深得赵佶心爱,现在居然被人盗走不算,那狂徒竟然还留壁字挑衅,又杀死一名小太监,血溅书房!
刘庆自知难以幸免,脑子里飞速盘算着找什么样的借口逃脱死罪,突然注意到谢垩的装束似乎和一般宫里的太监有些不同,急忙叫过管事太监。几个太监里有一个叫张辛的,也觉得谢垩穿的衣服虽然是宫里的服饰,但是颜色好象有点暗,仗着胆子凑到谢垩的尸体旁边,一摸谢垩的腰间,竟然没有腰牌!宫里的规矩,每个太监都有自己的身份证明,腰牌和服饰是最基本的,谢垩解裤腰带上吊的时候,腰牌早就遗失。
&ldo;这人没有腰牌!那就是假冒的贼人!&rdo;张辛忘形的尖叫使众人都象觉得抓到了救命稻草,纷纷围了过来。现在的情势立转:梁山贼人有预谋地假冒宫里太监,里应外合盗走了皇帝的宝物,行藏被侍卫发现,当场格杀一名贼人。这样的话,刘庆虽不奢望杀贼之功,至少能混个功过相抵,保住小命已经偷笑了。更何况宋江为首的梁山贼寇之威名早已经朝野震惊,多少朝中的将军都被梁山击败,刘庆小小的一个侍卫统领也轮不到过多的怪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