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朝议,赵佶破天荒早早地在朝堂上一坐,而且赵构以及太子赵桓也赫然出席,看得金銮殿上的群臣各个心里七上八下。群臣中有一大半都是童贯、蔡京等人一手提拔的,或者与几大奸臣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旦赵佶表明了处置童贯的态度,众人都脱不得干系。偌大的朝堂之上,恁多朝臣,竟几无好颜色的,大气都不敢出。
赵构出班,&ldo;启奏父皇,查枢密院童贯目无法纪,结党营私,扰乱朝纲。蓄意陷害文华阁大学士谢垩,私自动用宫刑,其罪当诛!&rdo;
赵佶竟微微点头,&ldo;众位卿家,可有异议?&rdo;
此言一出,顿时满朝文武皆面如死灰,心道童贯这次算是彻底完蛋了,各自心里大骂,你童贯要动谁不行,偏偏动了九皇子的义弟、皇上默许的准驸马,这分明就是提着脑袋撞墙嘛!
蔡京是太师,是百官中地位威望最高的,此时年岁已高,颤巍巍地出班跪倒,&ldo;老臣年迈,实当不得重任,今特向吾皇陛下请辞,欲还故里,终老田园,请陛下恩准!&rdo;
高!实在是高!蔡京不愧老滑之辈,对目前的形势看得真切。别说童贯因为动了谢垩才栽了跟头,就算动了其他人,只要犯了事儿,照样还得被赵佶给逮个现形。朝中最具权势的就数童贯和高俅两个掌军权的,高俅是当年赵佶还是端王的时候的跟班,赵佶还真得念几分故旧之情,童贯却不然。二十岁净身入宫,由于入宫晚,须发皆不同寻常太监,又兼此人长得相貌堂堂,在宫里群阉之中鹤立鸡群。因为早年的童贯却是军班出身,其身世来历连蔡京都说不清楚,但是童贯善于迎逢钻营,深得赵佶喜爱。
第29卷第227节:第四十七章朝中动荡(2)
但是目前的情况显然不能寻常对待,赵佶要整饬朝纲的意图,蔡京早就察觉到了,算来算去,还真只有童贯是最合理而且唯一的人选,大难临头且不自知,童贯竟把谢垩给阉了,让蔡京别无选择,趁早逃离是非之地。
蔡京年近七旬,是赵佶最信任和敬重的人之一。因为蔡京才华横溢,倒不单单是书画造诣非同一般,为人处事玲珑圆滑,又懂得揣摩心理,此时蔡京主动告老还乡,更是合了赵佶心意。赵佶赞赏地看了看蔡京,&ldo;老太师劳苦功高,朕必于京城择一福地赐予爱卿,永彰太师功勋。&rdo;言下之意,竟是准了蔡京的辞呈,蔡京慌忙叩拜谢恩。群臣大哗。
高俅在梁山被一帮草寇打得落花流水,回京之后少不得一个丧师大罪;童贯早一步下了天牢;如今太师蔡京请辞,竟是要变天了。
赵佶有心扶植太子赵桓早日接班,然而朝中权柄多为童、高、蔡等人把持,只有拿下这几人手中的权力,才能让赵桓顺利地接手。赵佶不理堂下群臣的错愕,进一步宣布,&ldo;自即日起,太子赵桓协助朕处理朝政,凡事皆由太子定夺。&rdo;
显然父子三人早有默契,只见赵桓恭恭敬敬地向赵佶三叩九拜之后,起身道,&ldo;枢密院童贯罪大恶极,三日后午门问斩,九皇子赵构文武双全,睿智果然,封康王,即日执掌枢密院。&rdo;
赵构应喏一声,退立一旁。
赵桓接着道,&ldo;老太师权重六部,委实一时难以离去,张邦昌听封。&rdo;
张邦昌大喜,出班跪倒,&ldo;微臣在。&rdo;
&ldo;命汝暂代太师之位,切勿怠慢。&rdo;
&ldo;遵旨。&rdo;
赵桓又好言劝慰了在朝各部官员,言语得体,恩威并重,看得赵佶大是欣慰。
张邦昌居然接任了太师高位,令很多人都觉得非常意外。张邦昌为人贪婪、势利,在朝中众臣中几乎没什么人缘,但是一朝得志,自有许多趋炎附势之辈前来巴结,自不必说。
第29卷第228节:第四十七章朝中动荡(3)
邦昌绝对是个人物,诗词书画皆有独到之处,而且张邦昌善于调教歌伎、舞伎,名满京城。太子赵桓恭谦仁厚,更好风流,这一点颇有乃父赵佶之风,于歌舞之道却是更甚赵佶,因此张邦昌很受赵桓欢心。张邦昌把自己最得意的一个女人,唤做南灵的,送给了赵桓。这个南灵不但长得国色天香,琴棋书画、歌舞诗词俱为上上乘,更兼体态风流、骚媚入骨,把个赵桓哄得分不清东西南北,因此一开始执政,就把张邦昌扶上了高位。
张邦昌和秦桧两个是谢垩最痛恨的两个人,可惜谢垩不在场,不然天晓得会发生怎么样的冲突,不过天意使然,张邦昌得了太师之位,却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赵构素闻张邦昌口碑不佳,但是对于太子的决定却无能为力。
风波渐息。谢垩超强的体质在吴植的悉心调养下恢复得很快,两日便能下床走动,其间赵榛、赵橘得了信儿,哭得跟两个泪人儿一般,两日来一直伺候在谢垩的床头,半步不离,看得吴植辛酸不已。
谢垩郁闷得都快死了,什么狗屁不死身,斗大的脑袋没让人给取走,假太监竟成了真太监!谢垩还每日必须亲身体验以前的困惑,原来太监出恭竟是蹲着的。赵榛、赵橘两个可爱公主见谢垩整日闷闷不乐,不时地献上香吻,想让谢垩开心一下,谁知谢垩屡屡不领情,气得两个丫头时常鼓起着小腮帮子。
两天,谢垩能下床了,乐得赵榛欢呼起来,&ldo;终于可以走动了!&rdo;抱着谢垩的脖子亲了一下,竟无视吴植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