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师道当然不能劝赵桓和自己一起困守,如何保证赵桓安全撤离,令种师道伤透了脑筋。赵桓坐如针毡,问种师道,&ldo;这可如何是好?&rdo;显然赵桓并不是在追求责任,而是寻求突围的办法。
除了南门,种师道没有别的选择。但是轻易从南门突围,始终总不太令人放心。兀术已经清除了河间要塞以外的障碍,而没有急着把南门给堵上,其用心之险恶可见一般!突围?可以,势必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如果没有相当数量的保驾队伍,很可能就在半途全军覆没。种师道沉吟半晌,答道,&ldo;现在可不是突围的好时机啊!&rdo;
赵桓并不是白痴,虽然身边的几个蠢蛋每天在自己眼前晃来晃去,吵着喊着回汴梁,但是赵桓知道,眼下的时局还真只能倚仗种师道。&ldo;那依种老将军之意,我们该怎么办?&rdo;
&ldo;等!&rdo;种师道精光闪烁。
&ldo;等?&rdo;赵桓对种师道的回答显然不是很满意,天天坐在火山口上,谁知道哪天兀术会搭错线,死命攻城,到那时天知道自己的几万兵够不够填兀术的胃口!
&ldo;兀术带了这几十万军队,每天需要数千斛的粮草消耗,如今兀术出北平已有旬月,并未占我军一州一县,哪来的粮草补给?不出一月,彼粮草耗尽,不战自退!&rdo;种师道早早地把附近州县的粮食都搬到了河间城中,实施坚壁清野战略,可谓老谋深算。种师道顿了顿,&ldo;金兵若退,必走落霞岭小路,其山势多狭小之径,我军追之,必竟全功!&rdo;
第36卷第286节:第十一章溃败(2)
如果说赵桓对粮食消耗的战术还有疑虑的话,能有机会反败为胜,痛击兀术,这天大的功勋的诱惑,就令赵桓无法抗拒,顿时来了精神,&ldo;果如老将军所言,当记首功!&rdo;
种师道连忙逊谢。
秋日的北方虽然不比南方那么阴雨连绵,但是也着实下了不少雨。河间城高水深,自然不惧,而城外的金兵们就有点受苦了。军营一再搬迁到高地,甚至连兀术本人都被几场大雨搅得心神不宁。哈迷蚩建议退军,兀术和粘罕、斡离不几个重要将领都觉得可惜,但是在哈迷蚩的说服下,统一了退兵的意见。由兀术断后,其他各部军马严谨有序地向北退去。
赵桓大喜,立即让王焕、徐京率兵出击,种师道急忙劝阻,&ldo;兀术此番退兵,并非因为粮尽,而是苦于雨水困扰,不排除其暂时退往高地的可能。&rdo;
赵桓不悦道,&ldo;前番老将军言追击之功,今又眼睁睁看着金兵退去,莫非将军怯战?&rdo;
种师道慨然曰,&ldo;老朽岂惜一死?&rdo;
赵桓哼了一声,执意遣二将率两万禁军追击。
果然追不出十数里,王、徐二将便遭到了金兵的迎头痛击,兀术、粘罕、斡离不三路大军一齐杀出,把两万禁军冲成几段!王、徐二将奋起神威,左冲右突,挡者披靡。兀术亲自来斗王焕,粘罕接战徐京。四周的金兵层层叠叠,两万训练有素的超强战力的禁军,竟出现了崩溃的迹象。
王焕大惊,奋力杀退兀术,会合徐京向南突围。兀术铁了心要取二将性命,让站在高处的哈迷蚩用红旗指挥,凡二将所到之处,就有许多兵将围攻上来。徐京渐渐脱力,手中铁枪的速度大大减缓,身上已经有十几处伤痕,血流不止。
徐京愤然大吼,&ldo;王将军速退,这里交给我来应付!&rdo;言罢,强提精神,刷刷几枪又结果了一名番将的性命,双目滴血,势如疯虎。众人骇然。
王焕一狠心,一拨马,引军向南而退。
徐京激起了生命最后时刻的潜能,掌中铁枪舞动,宛若天神一般,竟以一己之力,挡住了凶猛的金兵!直到徐京力尽气亡,兀自横枪端坐马上,双目正视前方,威风八面,众人皆不敢上前。兀术大怒,觑准徐京就是一箭,徐京竟无闪避,硬生生受了一箭,身体一歪斜,栽倒于马下,竟早已气绝多时!
兀术长叹,&ldo;不想南朝竟还有此等人物!只怕南下却是句空话。&rdo;
王焕引着众军拼死突围,回到城下,竟不过两千余人!王焕回见赵桓,痛哭道,&ldo;不想今日竟折了徐京贤弟!若不是徐老弟力阻兀术,我军竟全军覆没!&rdo;
赵桓失色。慌忙问计于种师道。
今日一战,损了河间的最精锐的主力,坚守都已经成了一种奢望。趁着兀术还没有回师河间,种师道命王焕立即带着赵桓突围南下,投大名府,而他自己,坚决留守河间。赵桓带着一干亲信,仓皇出逃。
第36卷第287节:第十二章九转化茧(1)
出了南门,转投西而去。行不到三十里,赵桓路过一片树林,突然间一阵号炮响起,从树林中涌出无数金兵,当先一员大将在马上哈哈大笑,&ldo;果然不出军师所料,赵桓小儿,还不快快下马受死!?&rdo;正是黑龙。哈迷蚩早就安排下黑龙的伏兵,只等赵桓出逃!
狭路相逢,王焕奋起余威拼死来战黑龙。黑龙哈哈狂笑,手中大环刀舞动如风,迎了上来。后面的赵桓早吓得魂不附体,心中祷告,上天祈福。
一个是以逸待劳,一个却是久战力疲,此时两人的较量根本就不在一个水平上,不到十个回合,王焕肩头中刀,翻身落马。黑龙狞笑着来取王焕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