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潜善惊异地看了看谢垩,想了想,乃道,&ldo;我在金陵时日尚浅,并无功绩可言。&rdo;
&ldo;是吗?我看却不见得。&rdo;谢垩笑了,&ldo;街头巷尾皆闻少年知府之名,何言并无功绩?北治江淮,南拓苏杭,却已初见繁荣,这可不是寻常人可以办到的。&rdo;谢垩这几日中了解到黄潜善的不少措施,尤其以疏理航道之事甚得各方夸赞,此时道来,竟是无比赏识。谢垩亲手扶起了黄潜善。
黄潜善感动,竟不知所措。
谢垩转视捆在地上的两名女真人,&ldo;你知道他们的身份吗?&rdo;
黄潜善看了一眼,微微沉吟,乃道,&ldo;知道。&rdo;
谢垩倒是一楞,目光顿时严厉起来,&ldo;好,那你倒是说说他们的来历。&rdo;
&ldo;他们是女真人。&rdo;黄潜善直言不讳。
谢垩怒道,&ldo;如此说来,你还是勾结外敌了?他们从何而来?&rdo;
黄潜善一叹,&ldo;他们从一开始就随我来到了金陵。&rdo;
众人皆惊疑地把目光都投向了黄潜善。
黄潜善道,&ldo;不错,他们是女真人,但是他们只是女真族中的普通族人。他们兄弟两个仰慕我大宋南朝的繁华而来,我见他二人颇有些勇力,就留在了身边,做了护卫。&rdo;
&ldo;是吗?&rdo;谢垩冷笑道,&ldo;可是具我所知,他们可是金国四太子兀术的手下!&rdo;
黄潜善失声道,&ldo;怎么可能?&rdo;
谢垩死死盯着黄潜善的眼睛,却见此人神色自然,却不象是假装,谢垩暗叹道,&ldo;我粗懂女真族语,在你来之前,他们已经直认不讳。&rdo;
黄潜善顿时望向刘仁,刘仁慌忙低下头,显然这刘仁是知情的。黄潜善大怒,&ldo;刘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rdo;
刘仁现在哪管得了这许多,忙把事情一五一十都抖了出来。原来张邦昌处都是刘仁负责联系,这两名女真人是随刘仁来到金陵的,刘仁只说是相府派来两位高手协助处理金陵之事,黄潜善虽不喜,但也没多过问。直到先前,黄潜善还一心想着维护二人,却不料被谢垩揭破。
事情慢慢牵涉到张邦昌,谢垩看了看郑其刚,郑其刚老于世故,急忙让副将把所有的士兵都都撤走。谢垩同了黄、郑二人,回到了厅里,而蒋敬济早被扈青青带去,让应伯爵发落。
谢垩不欲怪责黄潜善,但是话可都得挑明了说,&ldo;我相信黄知府是明白事理的,这件事前前后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你应该心里清楚。&rdo;
黄潜善连连称是。
谢垩又道,&ldo;北方战局混乱,南方则偏安一隅。若北方战机有所变化,战火将很快就烧到黄河以南、淮河以北。先暂且不论张邦昌的打算,我既受命处理江南事务,就容不得他人插手。我即将北还,这里的事情还望两位大人尽心竭力。&rdo;
黄、郑二人慌忙应诺。
谢垩就是要黄潜善领自己这份情,至少在金陵地盘上再无借口为难应、花两人,而郑其刚的出现倒是个意外,有郑其刚在金陵制肘,黄潜善即使想再玩花样,也力有未逮。
谢垩把两名女真人交给郑其刚,虽然没有授意如何处置,但是谢垩有意无意地提起了石秀受重伤中毒之事,又由婉容指出石秀是御前侍卫,郑其刚怎敢怠慢,立即把人投了死囚牢中。至于蒋敬济,应伯爵询问了西门大姐的意思,西门大姐知事败露,立即带了蒋敬济灰溜溜逃出旧宅,投南去了。
之后数日,每日黄潜善都来旧宅拜会谢垩,两人渐渐相熟起来,谢垩就把自己的真实身份也不再隐讳,甚至干脆就告诉黄潜善,怀庆药店的真正使命是为皇上炼制丹药云云。黄潜善这才知道谢垩背后有皇上和太上皇撑腰主持怀庆药店,不由得又偷偷抹了把冷汗。
九龙佩仍然交给吴月娘保管。谢垩亲手交给月娘,临走之时,谢垩黯然叹道,&ldo;年轻守寡之清寂,人之常情。若得中意的合适人选,也切莫蹉跎了岁月。惟独有一点,宁缺毋滥,要有识人之明。&rdo;
月娘悚然而惊,掐断了手中的念珠的穿线,念珠滚落一地。
第50卷第395节:第四卷靖康第三十五章花瓶
谢垩把金陵的局面暂时稳住,先不管黄潜善到底会拿出几分诚意来配合谢垩,至少郑其刚已经完全倒向谢垩一边。虽然在金陵这个地盘上,最终还是黄潜善说了算,但是郑其善若是与其意见相左的话,自有不同程度上的保留,尤其是对于怀庆药店之事上。
谢垩本想等花子虚回来碰个面,应伯爵早就差人去杭州通知,花子虚在杭州的分店开张在即,同时还打算把&ldo;势力范围&rdo;进一步扩展到甬州、明州,一时脱不开身来。花子虚命人带了二十颗鸽卵大小的东海夜明珠给谢垩,并且捎了封书信来。
谢垩展开一看,上书:&ldo;甬州、明州临东海,渔民多有鱼蚌出产,其间珍珠无数,余有意采购,其利极丰。望大人定夺。&rdo;谢垩拿起了其中一颗夜明珠,浑圆硕大,熠熠生辉,果然是上等珍珠,命应伯爵让人告诉花子虚,但凡有利可图,不影响声誉的生意,不必再作请示,大可放开手脚去做。
诸事定当,谢垩便准备回程,自然少不得与众女一番缠绵依恋。方韵年幼、师师身份冒失,均不得参与其中,二女黯然。谢垩偷偷地拣了最大的几颗夜明珠送与二女,每人三颗,二女方才回喜。临走前夜,应伯爵大摆筵席,黄潜善和郑其刚都过府相聚,甚至花家夫人瓶儿也来了。只是吴月娘心中暗愧,借故料理佛堂之事,竟未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