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国的国军能够勤政爱民,且廉洁奉公、以政为德的话…”
“又怎么,会出现今日的这般‘惨剧’呢?”
之后又过了不久,这鲁桓公与齐僖公在嬴地会见,是因为他的儿子公子翚,要与齐女订婚。
而王嘉呢,在快速穿梭到这一历史节点,并见证了这两国国君友好的交流后。
他…此刻又有了新的感悟。
“我算是看出来了…”
“那个时代,想要让两国的关系长久的和好,这个结盟是其一。”
“而联姻呢,效果则会更为显着。”
“我想…这鲁桓公与齐僖公,此时在赢地会谈。”
“为儿子公子翚娶亲齐女的事情,我看只是其一。”
“更多的,则是要涉及到其中的政治利益。”
“毕竟…不会高瞻远瞩的将军不是好将军,不为国事操劳的国军不是好国君。”
“此事要是成了,这鲁国与齐国的关系,至少在一段时间里,那必定是会十分‘融洽’的。”
紧接着,在夏天的时候…
齐僖公、卫宣公这两国国君,在蒲地会谈。
为什么要说是会谈呢?
原因就在于,齐国与卫国,这两个国家他们并没有结盟。
此时,这两国的关系,更接近于“试探性”的友好。
至于这鲁桓公与杞侯,这两个国君在郕地相会的原因,是因为杞国要求和好。
而在一旁静静围观着的王嘉,对此事则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
“我算是弄明白了…”
“怪不得在这春秋战国时期,各大诸侯国要不就是互相打仗,要不就是互相和好。”
“说到底都是因为某一个‘契机’,在暗地里偷偷‘搞鬼’呗。”
“至于这外交方式,深入浅出。四舍五入到于我那个时代,现在的外交关系有许多类似的地方。”
“只不过…这和好与矛盾冲突,除了战争与联姻方面,似乎还有更多的可能。”
“唉…”
“老祖宗多玩剩下的东西,其很大一部分,现在人还在使用。”
“我就说嘛…”
“历史,就像是那‘源源不断’的车轮,一圈接着又一圈,永无休止。”
“它在‘记录’的同时,还在不断‘前进’。”
之后,又伴随着时间与空间的变幻。
眼见进入了秋天…
此时,恰好就是鲁国的公子翚,去齐回迎接齐女,重修上代国君的友好关系。
所以,在《春秋》这部着作中,把这翚称为“公子”。
齐僖公送姜氏来,是不合乎周礼的。
因为,凡是本国公族的女子出嫁到别对等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