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这菜粥么香…”
“可否,让我尝上一碗啊。”
此刻,见王嘉如此“痴迷”的样子。
他的那几位师哥师姐,可不惯着他。
此刻,只见大师姐朝他督了一眼,然后便说道。
“王嘉师弟,你之前不是品尝过菜粥吗。”
“现在还没有到饭点,你这么快就饿了?”
“再说了…这是救济给穷苦百姓的,不能给师弟你喝。”
“咱先生有令,除非你能找咱先生问问,看他会不会网开一面,给你喝上一碗?”
见大师姐如此说来,其他几个师哥师姐,自然也是如出一辙。
这下子,可吧王嘉这小子给惹急了。
“切…”
“不给喝就不给喝呗,干嘛那么小气。”
于是乎,他们,便得到了王嘉的白眼一瞟。
之后,在老师左丘明的安排之下,他们架着那口盛满着粟米粥的锅,乔装之后到街边进行布施。
见他们的吆喝声越来越大,伴随着阵阵粥香,这粥不仅味美,而且卖相很不错,很快便吸引了不少穷人来访。
面对那火爆的场面,王嘉他们似乎都有点忙不过来了。
闲暇之余,他还询问了他的那几位师哥师姐有关于这春秋战国饮食的相关知识,并且将这些知识记录在他自制的小竹简与小册子中,之后方便与后世相关内容记载作对比。
之后,待锅中粥见底后,他们变成沿街的虎贲军士兵没有发现他们,快速的收摊离开了那里。
在这之后不久,他们相互又聊了许多话题,王嘉也得知了不少的知识。
之后,在回归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后,王嘉便在书库整理他负责那片区域的竹简书籍之余。
现在,他便开始着手寻找《左氏春秋》中记载有关桓公第二年的竹简草稿,并通过先前自己阅读白话文的记忆,使用头脑风暴与情景再现法,进入这桓公第二年的世界,进行游历。
果不其然,经过他的一番努力,他还真找到了那竹简草稿。
于是乎,伴随着时间与空间的变化与转移。
王嘉这小子,此刻便来到了这鲁桓公第二年的世界。
话说在这一年,可发生了不少的事情。
在这一年的春天,周历正月戊申的时候,宋华父督伤害他的君王与夷及宋国的大夫孔父。
紧接着,滕子来到这鲁国进行朝见。
三月的时候,鲁桓公与齐僖公、陈桓公、郑庄公相关于稷地。
这么做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平定这宋国的内乱。
夏天四月的时候,从宋国取来了郜国的大鼎。
戊申的时候,把鼎搬入了太庙。
再然后,又过了没多久。
秋天七月的时候,杞国的国君杞侯,来到了鲁国朝见这鲁桓公。
与此同时,这蔡桓侯、郑庄公两位国君相会于邓地。
九月的时候,攻入了杞国。
鲁桓公与戎国两国,在唐地结了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