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或许,可以一试。”
就在这两国的国君在暗地里偷偷“商议”之时…
远在一旁围观着的王嘉,似乎却发现了端倪。
(震惊的)“什么?!”
“真是令我没想到啊,先前我还夸这郑庄公是个仁义之君,做了那么多的好事,行了那么多的善。”
“可到头来,这一切,都是大国之间的‘权谋’啊。”
“果然我想的没错,从古至今,当权者,只有极少数会为他人乃至全天下着想。”
“大部分的情况下,还不是为了一己之利,为自己着想?”
“也难怪,先前的那些举措,大抵都是浮于表面之上,以此来‘欺诈’世人的。”
“而这齐僖公,作为权谋之人,想必也是富有心机的。”
“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也许…要想成为一名有实力且能被后世歌颂千秋万代的君王。”
“所要考虑的事情,那可不是一般的多啊。”
“也许…浮于表面的并不一定都是真实的。”
“这郑庄公,此刻想必还有什么更加‘长远’的计划吧。”
就在这一切事情发生后不久,这纪国人,抢先一步便察觉到了他们的阴谋。
紧接着,因为这件事情,周桓王下让郑庄公参与周朝政,郑庄公便不再入周朝觐。
再到后来,秋天的时候…
此刻,只见周桓王率领诸侯攻打郑国,郑庄公随即出兵抵抗。
周桓王率领中军,虢公林父率领右军。
紧接着,蔡国人,卫国人属其辖下。
而这周公黑肩,则是率领左军,让陈国人属其辖。
眼见情况危急,郑国的大将子元,他便建议用左方阵来抵御这蔡国人、卫国人。
与此同时,用右方阵来抵御陈国人的进攻。
他,是这么说的。
“君上,依臣之见。”
“陈国,现在正逢内乱,人民没有战斗的勇气。”
“如果先进攻他们,卑臣想,他们一定会败逃的。”
“而这周天子的军队,在见到陈军败逃,一定会发生混乱。”
“而这蔡国、卫国的军队也一定会支持不住,定然会争先奔逃。”
“接下来,依卑臣之见,咱们只需要集中兵力对付周天子的军队。”
“如果咱们按照这种方法去做的话,最后的胜利,一定会是咱们的。”
“还望君上,您能够参考卑臣的建议,三思而后行。”
见子元拱手行礼,然后献上计策。
这郑庄公,也是在思考片刻之后接受了他的建议。
于是乎,曼伯率领右方阵的军队,祭仲足率领左方阵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