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也是我不好。”孙阿宝摇摇头,“毕竟那是我爹,我也不好说什么。”
曹勇点了点头。
这孙阿宝还是懂人情世故的。
孙阿宝搓了搓手,回忆起来,“新月妹妹,还记得小时候吗?那年秋天,祠堂祭祖,蒸了一大笼白面馒头。后来,丢了一盘。”
“恩。”李新月点点头。
小时候孙大山刚娶自己的娘,带着孙阿宝。
那时候的孙阿宝又黑又瘦,又是外姓人,总被村里的孩子欺负。
当年祠堂里丢了馒头,全部人都怀疑是孙阿宝偷的。
“当年啊,村里人都说是我偷的。”孙阿宝扯了扯嘴角,自嘲道,“大人还要用绳子把我捆起来,拖到祠堂里打。我那时候嘴笨,根本不知道怎么辩解,就在我要被拖进祠堂时。”
他微微抬头看向窗户,嘴角微扬,“还多亏了新月妹妹你帮我作证,说我当时在田里翻跟斗。幸亏你够乖的,大人才相信我。”
说着,孙阿宝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后脑勺。
李新月捂嘴一笑:“是啊,阿宝哥,你现在可大变样了,可神气了。”
“哪里。”孙阿宝摇了摇头。
“你不是在城里供销社做事吗?”
“我”孙阿宝欲言又止,随后笑道,“算是吧。”
“那可是国家干部了,你可真是我们村的骄傲。”
曹勇在旁听着两人叙旧。
想起小时候好象确实有这么一回事。
而且当时,冤枉孙阿宝的好象就是自己。
所以一时有些尴尬的插不上话。
因为过去的实在是太久了,当时也不懂事,隐约记得好象还有其他的人说过类似的话。
他只好在旁边默默地听着。
叙完旧,天也逐渐黑了。
孙阿宝站起身来,拿出了几张粮票,递给李新月。
“我这次回来没有带太多的东西,等过年的时候我给你送吃的过来。”孙阿宝认真道。
“不用,你自己留着吧。”
“这点小心意,比起妹夫的人参可差远了。”孙阿宝把粮票硬塞给了李新月,“时间不早了,我也该回去了。”
“爹娘那边还麻烦你照顾一下了。”
“放心,有我在呢。”孙阿宝笑道,“有空回家看看,我爹就是嘴横,人,倒真不算坏”
说这句话的时候明显有些心虚。
“恩。”李新月点了点头。
还真被曹勇说中了。
孙阿宝走到房门口时,曹勇跟了上来。
“我送送你吧。”
“没事,就几步路。”
“不,要送的。”曹勇坚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