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嘘!你小点声!这不是酒店!”
“你……正经一点!”
“好好好!我正经一点!”
“什么漏?”孟时薇低声起来。
顾西北拉着孟时薇走到角落里。
“213幅画里有母本!”
“啊?!!原画?谁的?哪一幅?”
“王时敏!王原祁!”
“还两个?我怎么没发现?”
顾西北心想你要是发现了,那还能是漏么?
王时敏和王原祁,是清初四王里面的两人。
对书画有研究的都知道,清初四王在书画史的意义。
几乎清朝整个三百年书画都是在这四王的影响笼罩下进行。
后世直到民国,画坛都没有走出四王影子。
所以,古董行当里,四王的画价格颇高。
也所以,临摹古画的高手,真正到了一定的程度,都是在临四王。
因为临好了四王,就能相对轻松的去临四王之后的绝大多数画家的画了。
大家都在学四王,都来源于四王。
而今天的213幅画里,有七十多幅四王的画。
其中有几幅画的非常好!
画的好也就算了,说明画家的临摹水平很高。
关键是顾西北发现一个特别的现象。
就是好几幅画的很好的画,几乎都是一模一样的。
这就引起了顾西北的关注。
临摹大致分两种,一种是对着原画临,力求一模一样。
这一般是初学者必须干的事。
第二种就是临摹到了很高的境界了,不需要看原画,或者有原画也不会对着一模一样的画。
而是学画家的习惯,元素,绘画风格等,重新创作出一幅世上根本没有的画来。
但是这画画出来,外人一看就说是某某大画家的。
这就说明这画临摹的很成功。
顾西北学过做旧,小的时候也临过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