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绍,海州人(连云港),武卫前军左前路步炮一队统带官。
其实张勋的武卫前军在年前已经更名为“定武军”,取自张勋的封号“定武上将军”,只不过部下们一时间还是习惯性的自称武卫前军。
定武军分为四路,即左前路、右前路、左后路、右后路,各领五队,每队又各领三个营。可见,定武军此时一共有六十个营,每营定员正兵四百人左右。当然,定武军是张勋的直属部队,不算其他跟着他混的妖魔鬼怪,这位辫帅实控军队绝对不低于四万人。
所以,于绍说统带官等于团长,如果按照所辖人数来说,确实是大差不差。
于绍属于是张勋身边的老人,早在甲午战争的时候,于绍就是在张勋前卫营当伍长,当年也曾跟着张勋调驻关东数年,对于白山黑水这方方面面的也算门清。他之所以能够混出头,是在庚子年张勋镇压义和团的时候心狠手辣,杀人如麻,获得赏识,由此一步步的混到统带官的位置,而且还是步炮一队的统带官,距离左前路指挥只差小半个门槛。
随时都可能升官。
这次故地重游,本想捎带手的一笔邪财,结果却把自己给搭进去了——作为张勋的得力部署,这次被派到关东办事,带领了一个营的人马,就是为了在边金韩家的配合下,做掉韩老实。本以为是“手到擒来”的事情,结果只弄对了一个字:确实是被“擒”了。
被生擒活拿的于绍,一开始还想装硬汉,结果却变成了演员,人家问啥他说啥,生怕一言不合就被铁丝穿篮子、炭火烤牛子。
于是,二迷糊顺藤摸瓜,带着骑兵团一鼓作气,猛追猛打,更直接把驻扎在五家站的边金韩家三百矿兵也给一勺烩了。
根本不禁揍,啥也不是。
然后边金韩家派来的主事人也一并生擒活拿了。
这两个主事人被五花大绑,带回了龙湾县城,向韩老实圆满交差。
韩老实一瞅这边金韩家派来的主事人,当时就笑了。
“哎呦,这不是韩三爷吗?自从上次在安东广升大院拱手一别,至今已经是多时未见,本帅甚是想念!韩三爷现在身体可好?屁股上的枪眼留疤没有?你咋不说话捏?哎呀,你们也真是的,那咋还能给韩三爷戴嚼子呢?”老地主皮笑肉不笑,满满的全是阴阳怪气的样子,一瞅就不像是啥好人,放在影视剧里妥妥的军阀反派,古天乐演的不吃牛肉曹少璘,那形象套在老地主身上也不算违和。
相反,这位被五花大绑的人,却是浓眉大眼的国字脸,打眼一看就是大写的人,更是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坚贞之士。
韩三爷,大名叫做韩继平,原边金韩家的家主韩继民的同父异母弟,磨盘小姐韩竹君的叔叔,所以真要是按照家庭关系来论,这特么的乃是老地主的叔丈人,货真价实、如假包换的那种。
娘亲舅大、爹亲叔大,在正常人家,老地主在饭桌上那必须得恭恭敬敬的提一杯酒,人家说啥都得听着,要不然就属于是倒反天罡。
可惜韩老实这哪里是正常人家。
正常人家哪有给叔丈人戴嚼子的……
没错,因为韩三爷一路上逼逼赖赖的不停气,二迷糊索性命人用一根粗麻绳把他的嘴给勒上了,勒得死死的,确实是有些过分。
而更过分的是,老地主明明看到了,也不说给扯下来。
韩三爷心里苦啊,上次在安东吃了一个大亏,被韩老实玩弄于股掌之间,要不是福大命大造化大,玩俄罗斯转盘的时候赌赢了五颗子弹,现在坟头的草都有三尺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