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一刻,其中一架问:“主人要是听见我们讲话,不吓坏才怪。”笑。
“才不会,主人下班后天天听我们讲话。”
“可是,那是录音。”
“我们根本是微型电脑,录得人言多了,变通一下,同自己人聊起来,也稀疏平常。”
“主人会那么想吗?”
“怕他们惊慌,所以暂时瞒着他们。”
“嗳,有电话进来了,我且去听。”
是一通长途电话,对方心急地叫:“静子,静子,怎么老以录音机应付我?你究竟在不在家?快来听电话,我有急事。”那人连名字也不讲,十分气恼,“你避我能避一世不成,我明日就起程返来。”
电话鲁莽地挂断。
录音机忠实地把留言记录下来。
它当然知道那是谁,它在静子冢已经有一段时日,现代人与亲友来往,几乎单靠电话联络,它对静子的社交生活了如指掌。
那是静子的第一任正经男友傅琛。
他与静子之间的帐不是轻易可以算得清。
走了两年,她想结婚,他不想,两人协议分手,不知怎地,她立刻找到了别人,他心死了,也同另外一位小姐走,这次,不到半年就结了婚,她只得苦笑。
众人都觉得那位小姐的内内外外,容貌学识都不能与周静子比,傅琛本人也认为如此,但他还是愿意结婚。
傅琛的母亲本来对静子尚有挑剔,老怕未来媳妇事业心重,不安于室,好了,等儿子身边换了个更差的人,反而认了命。
静子开头不知是好笑好气,后来决定生气。
芝雅这样安慰静子:“傅家没有福气。”
讲得真好听,静子马上认为的确如此,渐渐无可奈何,心平气和。
但是傅君婚后生活非常不愉快,婆媳不能和平相处,傅母不会做人,倒处诉苦:“傅琛同静子走的时候,每月薪水交三分一到我手,现在,只有两千块,两千块能做什么,你们说,两千块能做什么?”
传到静子耳中,静子几乎有点庆幸她没有同傅琛有进一步发展。
过没多久,傅琛同妻子分居了。
不是因为他母亲的缘故,而是发觉这次婚姻是一个错误。
这个时候,他又想见静子。
他们约会过一两次,这些,录音机都知道。
它也知道静子已经长高长大,早已脱离傅琛那个层次,她对他很客气,但是他不再有机会。
因为它听到静子这样同马利说:“傅家那位小老太太天生一对金鱼眼,神经兮兮,瘦且小,视长子如情人,见了面一把拉住,情深款款看到儿子眼睛里去,然后问要钱,我不是不能应付那样的人,而是时间力气花在她身上不值得,不如在公司好好对付异己,可以升级加薪。”
“傅家是老式家庭,不合时宜了。”
“是呀,他们家认为长媳须服侍整家舒舒服服。”
马利笑,“我还得养活自己呢,哪来的时间。”
“我同傅君亦无可说。”
“他给人窝囊的感觉。”
静子不出声。
没多久他被公司派到伦敦受训,异乡寂寥,更加想到旧友的好处来,渐渐紧追不舍。
深夜,静子回来。
照例冰冻啤酒一杯,坐在沙发上听录音机留言。
听到傅琛那番话,不禁冷笑数声。
她对录音机说:“以后这人打电话来,不必录下。”
随即笑了,录音机哪里管那么多?不过她仍孩子气地补一句:“说我不在,找不到我,我不想同他再纠缠下去。”
录音机静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