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一旁,晋王妃含泪谢恩。
&esp;&esp;平亲王说完,起身离开。
&esp;&esp;徐简一路送他出去。
&esp;&esp;小辇上,平亲王闭目又睁开,轻声与徐简道:“十一岁,不小了,该懂的都懂了,至于懂了后能不能有一个通透的心,就看他自己了。”
&esp;&esp;徐简目送平亲王离开,转身又往静心堂里看了一眼。
&esp;&esp;这一刻,他想到的是老亲王在御书房里给圣上的建议。
&esp;&esp;“策反”。
&esp;&esp;平亲王建议策反苏议。
&esp;&esp;他来静心堂,也带了点策反李嵘的意思。
&esp;&esp;他明确地摆出来,正是因为平亲王亦认为李嵘的回来并不单纯。
&esp;&esp;我也有我的惧意(两更合一求月票)
&esp;&esp;青雀胡同。
&esp;&esp;林云静的新家就在胡同里头。
&esp;&esp;新婚一月出头,日子上了正轨,今日便请了林云嫣、林云芳以及朱绽来坐着说说话。
&esp;&esp;都是相熟的,登门也只提些日常吃用当礼,人坐下,礼也上桌,看着也热闹。
&esp;&esp;朱绽问道:“听说你婆母回乡去了?”
&esp;&esp;“是,”林云静道,“我想让她多住些时日,只是她在老家住惯了,实在不适应京里。”
&esp;&esp;余璞与他母亲是孤儿寡母。
&esp;&esp;寒门拉扯大一个儿子、还是高中的儿子很是辛苦,但老太太性子好、身体也不错,这么多年熬出来了。
&esp;&esp;如今,独子在京城做官,又娶了高门媳妇,按说是到了享福时候。
&esp;&esp;可老太太着实不是闲得住的性子。
&esp;&esp;忙碌了大半辈子的人,一旦停下来,浑身不得劲。
&esp;&esp;而且她适应的、习惯的生活方式全是老家那儿,京城中想寻人唠嗑唠嗑,也没有什么老姐妹能凑一块。
&esp;&esp;因此,老太太操办完婚事,便几次提出回去。
&esp;&esp;儿子儿媳一留再留,让她在京里住到了成亲满月,这才给她安排好了,让风风光光回乡去。
&esp;&esp;老太太如今算是了却了一桩心事,走时红光满面。
&esp;&esp;“我担心她年纪大了,独自生活不方便,”林云静笑着道,“婆母说,她在老家那儿有亲戚看顾,她以前就是个彪悍性子,亲戚邻里都依着她、敬着她,现在儿子又有出息,乡里乡亲的往后想走她门路的人多的是,更加会捧着她,不叫她有一点难处。”
&esp;&esp;这的确是一句实话。
&esp;&esp;小县城、小镇子的,寡妇讨生活不容易,若不彪悍,早就被人连骨血都吃干净了。
&esp;&esp;能有今日成果,在座的姑娘们,不管是已经嫁人的林云嫣、林云静,还是尚在闺中的林云芳、朱绽,都要竖起大拇指赞一声老太太好本事。
&esp;&esp;而这句“能横着走”也不是虚话。
&esp;&esp;人情关系就是这么直接、简单,有价值的,谁都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