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铁板几乎发红了,而布帛也快冒烟了,依然不见一个文字。众人怕引燃布帛,不敢再烤了。
猛然间,洪清心中一动:「此物若有价值,肯定是上面写有文字之类的东西。既然清水不能使它出现文字,难道酸性或碱性溶液可以?」
洪清不仅具有大量的社会科学知识,同时掌握着大量的自然科学知识。对于他,配制酸、碱溶液,那完全是驾轻就熟,手到擒来。
洪清命家人买来各种必需物,用了不到二十分钟,就配制出了八种不同浓度的酸性溶液。洪清将各种浓度的溶液依次滴在布帛上,依旧没有反应,既无文字,也无图案。
洪清又配制了几种碱性溶液,如法炮制,滴在布帛之上,还是没有反应,并没有发现丝毫奥秘。
洪清额头渗出了几滴汗珠,心道:「真是奇怪!这两块儿布帛究竟有什么玄机?」
韩奎来到院内,扯着布帛,对准太阳,想要发现里面令人振奋的阴影,但是失败了,里面什么鸟儿影都没有。
众人围在桌旁,都默不做声,心道:「想不到我们这些聪明之士,竟然被这两块儿破布给难住了。」
七八天过去了,众人也想出了不少稀奇古怪的方案,但对于那两块儿布帛依然束手无策,不知其中奥妙所在;但是,众人越来越确信,布帛中一定隐藏着极大的秘密。
众人极为苦恼,几乎心思枯竭,依然无法探知其中奥妙。
洪清猛地在桌子上砸了一拳,说道:「置之死地而后生。」
李勐问道:「什么置之死地而后生?」
洪清说道:「烧了它们。」
李勐急忙拦阻:「这怎么行?一旦烧了,我们永远无法发现其中奥妙了。」
洪清说道:「也许在我们烧的过程中会有奇迹。」
仁浩问道:「你怎么知道?」
「凭预感!」
仁浩不再言语,因为他知道,洪清的预感往往比逻辑推理还要准确。至于是何原因,那确实是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
李勐说道:「好吧!我们先烧其中一块儿试试。」
洪清扯住一块儿丝帛,放在蜡烛上烧烤。青烟渐起,明火产生,布帛着火了,火苗开始向四周扩散。
李勐看着火苗向四围蔓延,叫道:「阿清,别烧了,快救火。再烧就没了。」
但洪清并没有理会李勐,因为他已经发现了特异之处。火苗虽然蔓延,但是速度很慢,而且这布帛虽然燃烧,但燃烧完后,除了灰烬,还有一物,此物似纱非纱,不知是何质地。
这丝帛的燃烧,就像香烟的锡箔纸燃烧一样,附在表面的纸烧完后,只剩下了灰烬和锡箔。这丝帛也是如此,最后剩下的是灰烬和那似纱非纱的东西,此物显然不能燃烧而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