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英城位于金陵北方、四季分明的永隆区,虽然距离西北的渠胥国与东北的穹桑国也有千里之遥,但永隆区终究是整个国境唯一与两大邻国接壤的地区,两大战线就在永隆区的西北与东北,以永隆区虽有大山大水却不算复杂的地形来说,万一哪天前线被击溃,不多日敌军就能兵临城下。
就各方考量来看,金陵的四大地区中,没有与邻国接攘的调露、长安、宝应三区更适合设立国都,怎样都好过把自己的国都搁在离敌国这么近的地区吧?
这就不得不提及金陵开国君主的性格了。当时金陵国内有三座城,在各方面都适合当国都,一座是北方永隆区的玄英城,一座是中部调露区的青阳城,还有一座是西南方长安区的白藏城。
三座城一列出来,大臣们几乎一面倒地选青阳城或白藏城,毕竟离国境十万八千里远,万一哪天战争开打,窝在国都还能醉生梦死个好几年。
而开国君主听完了所有大臣与堪舆师的谏言后,就说了一句话:
倘若没有勇气先于百姓与入侵者对峙,就不用坐在高位上了。
换言之,怕死的,就给朕滚回乡下种田去吧!
国都于是设于玄英城。
开国君主的自负也有其缘由,玄英城虽然最接近邻国,地形上却是易守难攻。就算敌人兵临城下,还得耗上多少时日才能拿下来,饶是最足智多谋的军师都不敢断言,而拿不下玄英城,敌军要挥军南进可就更吃力不讨好。
自然,守护京畿的禁军实力也马虎不得。
要说金陵国最骁猛的军力,非驻守西北方,骁骑大将军凌阵所率领,让尚武好战的渠胥国也不敢妄动的&ldo;天威军&rdo;莫属。但皇帝当然也不会让负责国都与帝居安危的军队只有二流货色,京畿的&ldo;神策军&rdo;据传实力和天威军不相上下。
呃……至少,传言是这么说的啦。
&ldo;让开让开!别妨碍公务!&rdo;
穿着藏青戎装的队伍浩浩荡荡而来,街道两旁原本做生意的店家,有摸着鼻子赶紧收拾店门口,免得一会儿不知要糟什么殃;也有啐了一声,使劲把店门关上。而路上行人能闪的都闪到一边去了。
也有人咕哝了几声,捧着在面摊吃了一半的面,暂避到别的店家铺子里,然后冷眼看着这群明明没打过仗,架子却比天还大的神策军。
藏青劲装,银灰锁子甲,虎头护腹,腰佩金镧,与良莠不齐的府军相比,至少看上去一个个倒真是器宇轩昂。
神策军只挑选体格精壮,身手不凡的良民,薪饷和地位远高过一般的府军,自然不难让人理解那些年轻人一个个飞扬跋扈的气势与作风。其实这群青衣神策军倒不曾欺凌百姓,就是态度不客气了点,行为粗鲁了些,但这种有事没事摆官兵架子又没见几回动真格的少爷兵,在京城百姓眼里就是吃饱闲着耍气派。
这时,街道另一头又来了另一队人马,雪白劲装,朱漆山字甲,狮头护腹,腰佩宝剑,而且一个个骑着高大雄壮的战马,本来还算宽敞的街道必须全部净空才能容纳这队人马。
啧!今天是什么鬼日子?更多店家关上了大门,面吃到一半的也不吃了,把碗还给忙着收拾的面摊老板,捧着满肚子牢骚回家去。
本地人面对这阵仗,都不由得叹口气,店家暂且先不做生意,行人则是换条路走。
那些一脸兴奋,还忙不迭让街头卖随身画像的画师衬着这背景把自个儿模样画下来的,肯定都是外地来的乡巴佬。
&ldo;竟然能同时见识到传说中英勇神武的神策狮军与虎军,真是走运!就用这当背景,把我画的英俊一点,我要把这画拿回家贴在墙上,跟邻居老王和三叔公、七婶婆他们炫耀!&rdo;说着便当街摆出了当代人像画最风行的&ldo;勿忘画中人&rdo;如痴如醉的远望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