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乌县人民医院的护士比较紧张,每次分到县医院的名额都被院长压下了。
这次杨松林之所以狠下心考研,就是因为县医院的工作环境让他觉得有些泄气,想通过读书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是一方面,想换个环境改变一下心境也是一方面,所以他在备考的时候,才会提议张红芸跟着自己一起读书。
偏张红芸有子万事足,很难静下心来看书。
杨松林又不能强逼她读书,更没法与她说医院私下的那些不平事,否则以张红芸那个冲动性子,不但不能让她自己和姐妹们得到进修的机会,甚至还可能堵了他的读书机会。
出于私心。杨松林没有与张红芸说明情况,而是拖着张红芸一起来京城,希望张洪亮这个做大哥的,刘欣雨这个闺密能够帮他点醒张红芸。
培养技术骨干
张红芸只在京城待了两天,就匆匆回乌县去了。
一方面是不放心儿子,一方面也是被张洪亮和刘欣雨点醒了,而且她也已经知道医院卡着护士们的进修机会,她要回去为自己争取这个机会。
生怕张红芸冲动,杨松林、张洪亮还有刘欣雨都替她支了招,虽然没有万全的把握,但是该争取的还是要争取。
张大牛则留在了京城,成为心雨童装厂的门卫。
包吃包住,每月工资二十块,每半个月可休息一天。
工资待遇和上班时间是张大牛自己与方明谈的,刘欣雨没参与。
张大牛本以为每个月给个十块八块就已经很不错了,没想到方明开口就是二十块。
他还以为给了二十块,吃饭就得自己解决,没想到厂里居然还包吃,而且吃得还是喜洋洋餐馆包餐。
再看门卫室,里外两间,外间用于值守,里间是他的宿舍,盘了一张炉,炕桌、炕几、炕柜,甚至被褥都准备的十分齐全。
门岗这边住得并不只有他一个人,那位负责设备维护和修理的齐师傅就住在门卫室旁边那屋。
厂里下班以后,女工们住后院,两老头住前院。
偶尔餐馆不忙的时候,刘厚兴也会过来说说话吹吹牛,三个人偶尔还会喝上两口小酒。
虽然与在老家的时候比起来一起唠嗑的人少了,却胜在没有那么多的烦心事。
不会今天这个儿子媳妇吵嘴来找他评理,明天那个孙子孙女哭着要找他要糖吃。
小日子过的比在老家的时候悠闲多了。
刘欣雨学校没课的时候,基本都在厂里耗着。
厂子在方明的领导下,渐渐走上了正轨,生产和管理方面刘欣雨基本已经放手,她现在要做的是培养技术骨干,主要是打版师、裁剪师和质检员。
有了合格的打版师,她就可以少操心,只要把设计稿交给打版师,接下来的打版和裁剪,就是打版师的事了。
厂子刚起步,只能能者多劳了。
当然相应的,收入也会提高。
刘欣雨的打算就是打版师仅仅只是负责打版,还得负责裁剪和指导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