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仿玉琮造型,胎质灰白,釉层肥厚,釉色粉青,温润如玉,是南宋龙泉窑的巅峰之作】
信息一闪而过。
张泉却没有急着开口,他只是静静地看着。
他内心很清楚,直接报出名字和年代,那不叫眼力,那叫神棍。
他要做的,是说出只有真正懂行的人才能看到的东西。
“瓶身线条很硬朗,棱角分明,有玉器的质感。”
“釉水很厚,几乎看不到下面的胎色,这是多次上釉的结果。”
“最难得的是这釉色,纯净得像一块美玉,肥润,看着就舒服。”
他没有说一个专业术语,用的全是最直白的描述。
可这话落在吴教授耳朵里,却不亚于惊雷。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张泉这几句话,精准地抓住了这只琮式瓶最精华的几个特点:仿玉器的形制,多层施釉的肥厚感,以及粉青釉的顶级质感。
“好!说得好!”
吴教授激动得拍了一下大腿,“就是这个味儿!”
“温润如玉四个字,说来容易,能真正看出来的没几个!”
“小友,你这眼力真是绝了!”
杨连波在一旁含笑不语,心中更是惊叹。
他发现张泉不仅眼力毒辣,更可怕的是他的心态。
面对吴老这样的泰斗,面对这种顶级的珍品,不慌不忙,不卑不亢。
这哪里是捡来的璞玉,这分明是一块已经被打磨得光华内敛的绝世美玉!
王总的眼光,果然没错!
两人的对话,也引来了旁边几位宾客的注意。
当他们看清是吴教授在对一个年轻人大加赞赏时,眼中的好奇更浓了。
“那位就是吴天明教授吧?”
“是他没想到他也来了。”
“他身边那个年轻人是谁?好像没见过。”
“刚才在门口就是他把孙家那小子给气得半死。”
“听杨掌柜说是灵玉集团的代表嘶,这么年轻?”
窃窃私语声中,张泉的形象在众人心中变得越发高大。
而张泉,对这一切恍若未闻。
他的注意力,早已越过眼前的展品。
他的目的很明确——找到一个合适的买家,把他腋下夹着的《南田画跋》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