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没问题!老弟你千万注意安全!”
第三个电话,打给了杨教授。
夜深了,电话响了很久才接通。
“喂?哪位?”杨教授的声音有些沙哑。
“杨教授,我是张泉,冒昧深夜打扰您。”
“哦,小张啊这么晚了有事吗?”
杨教授对这个年轻人印象深刻。
“杨教授,我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孙家旗下的宝昌、聚宝阁等,长期将高仿膺品当作真品出售,牟取暴利甚至涉及更严重的犯罪。”
杨教授那边沉默了。
作为行业泰斗,他怎么会不知道这些乌七八糟的事情?
只是苦于没有证据,而且牵扯太深。
“小张,这种事可不能乱说。”
“我有人证有物证,还有孙家内部的交易帐本。”
杨教授拿着电话的手,猛地一紧。
交易记录!
“你说的都是真的?”
“千真万确。”
“杨教授,我希望您能出席我的新闻发布会为我站台。”
“我不想看到这个行业被这些蛀虫毁掉!”
杨教授在书房里来回踱步,心潮起伏。
他一生都奉献给了文物研究和保护,最痛恨的就是这些知假售假、扰乱市场的败类。
孙家,就是其中最大的毒瘤。
“好!”
杨教授下定决心,“小张,你说时间地点我一定到!”
“这个行业是该好好清理一下了!”
三个电话打完,棋盘已经布好。
孙耀宗,你准备好接招了吗?
接下来的两天,江城表面风平浪静,暗地里却波涛汹涌。
一个名为“古圈照妖镜”的匿名id,在国内几个最权威的收藏论坛、社交媒体上,连续发布了数篇“技术打假帖”。
第一帖:《扒一扒宝昌阁那件号称“镇店之宝”的明代青花,笑掉大牙的现代工艺痕迹!》
帖子里,图文并茂,从胎土、釉色、青花发色、画工、器型、款识等多个角度,用极其专业的术语和高清细节图,将宝昌阁一件正在待售的青花大罐批得体无完肤。
“注意看这个底足,火石红是后做的颜色漂浮不沉,典型的化学做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