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本的报复已经来了。
他必须更快!更强!
那个埋在泥滩下的箱子是时候去把它拿回来了!
张泉没有回家,而是直接去了那间属于自己的安全屋。
他掏出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
“喂,刘大记者,睡了没?”
电话那头传来刘记者睡意惺忪的声音:“我的哥这都几点了你又有什么大新闻了?”
“帮我个忙。”
张泉的声音很沉,“帮我查查十年前,江港三号码头附近的所有新闻特别是火灾、事故、或者公司倒闭之类的。”
刘记者瞬间清醒了:“三号码头?十年前?”
“那地方现在不就是一片烂泥滩吗?你查那个干嘛?挖宝啊?”
“差不多。”
张泉没有多解释,“越详细越好,电子文档,微缩胶片都行。”
“行吧,谁让你是我兄弟呢。”
“明天给你消息。”
挂了电话,张泉依然无法平静。
他走到窗边,看着楼下寂静的街道,透视眼无意识地开启,视线穿透了黑夜,看到了城市的骨骼和脉络。
第二天下午,张泉来到市图书馆的文档室。
刘记者的效率很高,很快就帮他锁定了范围。
“江港集团扩大规模,三号码头迎来新发展”
“市容整治,码头区违章建筑被拆除”
这些都不是他要找的。
突然,屏幕上是一则很小的社会新闻出现在了眼前。
《三号码头仓库区深夜失火,疑为线路老化》。
日期,十年前的秋天。
报道内容语焉不详,只有寥寥几句。
说火灾发生在夜里,消防队赶到时,一座属于“东洋贸易”的小仓库已经烧成了空壳子,所幸没有人员伤亡。
起火原因初步判断为电线短路。
东洋贸易?
张泉用透视眼扫过这则报道的胶片。
太巧了。
火灾地点,正好就在如今那片烂泥滩的边缘。
一个叫“东洋贸易”的公司和樱花国山本这会是巧合吗?
刘记者还给了他另一个线索,一个叫李德贵的退休码头工人的地址,说这老头是码头的活字典。
张泉找到了老城区一家烟雾缭绕的老茶馆。
一个穿着灰色中山装,端着紫砂壶,满脸皱纹的老人正跟几个老伙计吹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