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泉走出房间,看到姜媛举着手机,满脸不爽。
“那个叫赵坤的,又在论坛上作妖了!”
张泉凑过去一看,还是那个“雅集轩”论坛。
一个火热的新置顶帖,发帖人id正是“坤宝斋主”。
标题很嚣张——【敝人新收明代黄花梨圈椅一对,聊博方家一笑】
帖子内容是一组高清照片,从不同角度展示了一对油光锃亮的圈椅。
灯光下,木纹华美,包浆厚重,看上去确实是难得一见的精品。
配文更是阴阳怪气。
“近来见网上多有新人涌现,于瓷器一道颇有心得,令人欣慰。”
“然则收藏一途,博大精深,非一器一物可窥全貌。”
“譬如木器,其水之深,远胜瓷器。”
“某些人只懂看个款,辨个彩,就以为自己是老师了,未免坐井观天”
字字句句,不点名,却又好象把“张泉”两个字刻在了脑门上。
上次被他用一个“康熙仿成化”的帖子打了脸,这家伙记恨上了,这次干脆换了个赛道。
从瓷器,换到了木器。
这是在向他宣战。
【视角切换:赵坤】
赵坤坐在自己的店里,慢悠悠地品着一杯茶,嘴角挂着一丝冷笑。
他刷新着手机页面,看着帖子下面飞速增长的评论,心里一阵舒爽。
“赵老师牛逼!这对椅子,博物馆级别的吧!”
“这包浆,这皮壳,绝了!”
“上次那个说康熙仿成化的,怎么不出来说话了?
来了!
他就是要这个效果。
上次在瓷器上栽了跟头,他回去琢磨了好几天。
那小子有点邪门,在瓷器上眼力确实毒。硬
碰硬,占不到便宜。
那就换个战场!
他就不信,一个二十出头的毛头小子,瓷器懂一点就算天赋异禀了,难道连黄花梨他也懂?
这水可深了去了!
这对椅子,是他花了大价钱从一个福建老木匠那儿定做的,用的是上好的越南黄花梨料子,找了高手做旧,工艺绝对以假乱真。他自己都差点看走了眼。
他就是要用这对椅子,把那小子钓出来。
只要他敢开口评论,不管他说对还是说错,自己都有一万种方法炮制他。
说椅子不对?好啊,你拿出证据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