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泉的视线仿佛钻进了爵杯的内部,看到了铸造时留下的范线。
商周时期的范铸法,范线粗犷而自然。
可眼前的这件,范线边缘有极其细微的、呈规律性方向的打磨痕迹。
那是现代高速打磨工具留下的铁证!
还有锈色。
大部分的绿锈、蓝锈是自然生成的,但关键部位,比如纹饰的凹陷处、三足的根部,有一些颜色略显浮夸的锈块,那是用胶水和矿物颜料粘上去的!
好手段。
真是好手段。
孙家,为了给他下套,还真是下了血本。
就在张泉沉默的这十几秒里,专家席上的气氛也凝固了。
一直稳坐钓鱼台的吴振国,身体不自觉地向前倾,双肘撑在了桌面上,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他没张泉那种外挂,但他几十年的经验和眼力,让他嗅到了一丝不对劲的味道。
旁边的赵兴华满眼都是好奇,他看不出所以然,但他能看出吴振国的异样。
而最角落里,那个一直闭目养神,仿佛事不关己的秦四爷,此刻竟缓缓睁开了双眼。
那双浑浊的眼睛里,射出一道精光,直直地落在那只爵杯上。
王灵玉红唇微抿,她虽然也觉得这爵杯气韵非凡,但她更擅长观察人。
吴老和秦四爷的反应,让她立刻意识到,这件东西恐怕没那么简单。
现场的寂静,被摄像机快门的“咔嚓”声不断打破。
所有人都等着张泉的结论。
孙浩程的嘴角,已经抑制不住地向上扬起。
他身边的孙耀宗,则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一副胜券在握的模样。
成了,这小子犹豫了!
他看不出来!
终于,张泉缓缓抬起头,放下了手中的爵杯。
他没有看专家席,也没有看孙家,而是直视着那位一脸庄重肃穆的持宝老者。
“此物”
“铜质古旧,锈色也大部分自然天成。”
他先是给予了肯定。
持宝老者的脸上露出一丝矜持的微笑。
台下的孙浩程,嘴角的弧度更大了。
“但”
一个转折词,像一把钩子,瞬间勾住了所有人的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