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可能关系到一个我们完全不了解的的朝代!”
“这两样东西,任何一件出世都足以震惊整个考古界!”
所有人都目定口呆,张着嘴,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山林间的警笛声越来越多。
不到半小时,大批的警车和挂着“文物勘探”牌照的越野车就呼啸而至。
市文物局的副局长,还有几位头发花白的考古专家,几乎是被人架着跑过来的。
当他们看到那个黑箱,看到那展开一角的古画和那枚神秘的玉璧时,表情和之前的陈科长如出一辙。
一位老专家戴上老花镜,几乎把脸贴在了画上,嘴里不停地喃喃自语:“是宋绢没错!是这个皴法天呐天呐!”
另一位专家则捧着那个玉璧,翻来复去地看,神情激动到无以复加。
“前所未见!这纹饰”
“完全颠复了我们对古代玉器纹饰的认知体系!”
“这是重大发现!颠复性的发现!”
权威的认可,是最有力的证明。
市文物局的刘副局长是个五十岁上下的中年人,头发梳得一丝不苟。
他带着省里连夜赶来的专家团队抵达时,现场已经被武警拉起了三道警戒线。
陈科长小跑着迎上去,脸上还带着未褪的潮红。
“刘局!专家们!你们可算来了!”
刘副局长没理会他的激动,迅速扫过全场,最后定格在那个被重点保护起来的局域。
“情况怎么样?”
“报告刘局!有颠复性的重大发现!”
陈科长压低声音,“初步判断可能涉及到一处从未被记录的古代遗迹!”
他侧过身,把身后的张泉让了出来,郑重其事地介绍。
“这位是张泉同志。”
“故宫博物院的编外顾问。”
“这次能有这么大的发现全靠张泉同志!”
刘副局长和几位老专家的目光齐刷刷地落在了张泉身上。
太年轻了。
这是所有人的第一印象。
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怎么看也不象是个能和“故宫顾问”挂上钩的人物。
刘副局长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射着探照灯的光。
他走上前,伸出手。
“你好张泉同志,我是刘建国。”
“刘局长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