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直播里说的那些东西太专业了,我一听就知道您是真有本事的!”
姜媛倒了杯水放在他面前,然后就好奇地站在一旁,看着张泉。
这是他们工作室的第一单线下业务?
张泉的表情严肃起来。
他没有立刻上手,而是先绕着茶几走了一圈,从不同角度观察这件青花罐的器型、釉色和青花发色。
在王老板看来,这位年轻的张老师眼神专注,气度沉稳,颇有几分大家风范。
刚才心里那点因为环境产生的怀疑,顿时消散了不少。
【物品:民国仿明嘉靖青花鱼藻纹罐】
【年代:民国时期(约1920-1930年)】
【价值:工艺尚可,发色接近,市场参考价5000-8000元】
【备注:仿品中的高手之作,底款为寄托款“大明嘉靖年制”,但笔法拘谨,火石红过于均匀,为现代化学原料伪造。】
信息在脑中一闪而过。
张泉心里有了底。
他这才戴上姜媛递过来的白手套,小心翼翼地将罐子捧起来,先看底足。
“王老板您看这里。”
张泉指着底足露胎的部分,“火石红确实有。”
“但您仔细看这个红色是不是太均匀了?”
“象是涂上去的。真正明代嘉靖官窑的火石红是胎土里的铁元素在烧制过程中自然析出形成的,深浅不一非常有层次感。”
他又将罐子翻过来,指着罐身上的鱼藻纹。
“再看这个画工。嘉靖时期的青花用的是回青料,发色浓艳蓝中带紫。”
“您这个蓝是蓝了,但有点发飘不够沉稳。”
“画鱼的笔触力道也不对,少了一点那个年代大开大合的劲儿。”
张泉讲得深入浅出,每一句都点在要害上。
王老板听得一愣一愣的,从最初的满怀希望,到脸色慢慢垮下来,最后变成了恍然大悟和由衷的佩服。
“原来原来是这么回事!”
“我说我看着怎么总觉得哪儿不得劲呢!张老师,您真是神了!”
他虽然失望,但更多的是庆幸,“得亏是找了您,不然我把这玩意儿当宝贝供起来以后还得丢大脸!”
张泉把罐子放回桌上,摘下手套。
“东西仿得不错,在民国仿品里也算得上是精品了,几千块钱还是值的。”
“您买得不贵的话也不算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