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信任本宫……”
裕妃望向吴扎库氏,神情无比严厉,“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必须一击即中,使宁嫔知教训,绝不敢再向本宫伸手。”
“刘贵人,你也要记得本宫今日的话。”
婉襄一时为裕妃此刻的气势所摄,纵然她从前对裕妃的评价那样高,可今日,她发觉她还是低看了她。
裕妃完全不愧于史书上“性聪慧”这三个字的评价,她甚至是要比她的儿子,五阿哥弘昼更有魄力的。
永瑛和嘉祥终于跑得累了,中间又在地毯上摔了几次,永瑛一张小脸红扑扑,这一次他扑进了裕妃怀里。
“玛嬷……玛嬷……糕糕……”
向裕妃讨要芙蓉糕吃。
他的额头上全都是汗水,裕妃耐心地为他擦去了,而后又擦干净他手心里混合着汗水的糕点碎屑。
“永瑛满了一周岁了,嘉祥也很快便是。白巴月是弘昼的嫡福晋,她膝下的子嗣自然越多越好,如富察氏,已经为弘历生了三胎了。”
做完这一切,她偏过头来望着婉襄,“你就不想安心地,为万岁爷再添一个小皇子?”
只要有宁嫔在,当然谁都不要想安安心心地过日子。
第153章茉莉
“广东总督孔毓珣前日上奏,龙门协副将景慧,率领官兵调取考验,于海上遭遇风浪,不幸身故;又有右营把总谢廷彦,于冬季游巡之时亦为风飘没。”
似这等行船遭遇风浪,以至于尸骨无存之事,即便是未来社会也仍旧有之,更何况是造船技艺尚不发达的雍正时期。
自然之力,始终是人类难以反抗的。
婉襄不觉叹道:“实在是可怜,怕是连尸身也找不回来,可让他们的家人如何是好呢?”
古人讲究入土为安。
“朕也觉得十分可悯,欲要加恩于这些官兵,查阅档案,才发现康熙五十二年时福建台湾,广东碣石已有类似之事,皇考亦有加恩。”
“只是当时味有抚恤之定例,只着当地官员酌情恩恤。延续至今,朕深恐地方官奉行不力,乃至日久废驰,仍应当分别官兵,详著为例。”
雍正是个很喜欢制定规矩的帝王,不过这些对于百姓而言都是保障。
婉襄只专心为他磨着墨,听着他继续说下去。
“海洋乃危险之地,往后若有官兵因为公事而被困于海上者,皆以军功加恩;若有不幸身故者,则依照阵亡之例给予抚恤。”
他略想了想,继续说下去,“大江黄河亦有危险之时,漕运船只遇见险情,若确系因公,亦可以依照此例抚恤;再黄河下帚之人于办理工程之时不幸殒命,亦比照军前之例。”
婉襄点了点头,赞了一句:“四哥考量得很是周全,这消息传下去,想必海路水上官兵都更愿意尽心竭诚地为四哥,为百姓办事。”
雍正抬起头望了婉襄一眼,目光又落在她为他磨墨的手上,落在一只碧玉镯子上。
他伸出手来,几乎将所有手指都伸进婉襄的镯子里,而后微微皱了眉。
“朕怎么觉得你又瘦了许多,还是生嘉祥的时候好,那时镯子之间,朕塞上三个手指也就差不多了。”
而如今五个手指也可,只是略微有些紧。
“临近炎夏,天气渐渐炎热起来,我也同四哥一样苦夏,吃饭都没有胃口罢了。”
雍正抽回了自己的手,狐疑地望了婉襄一眼,“日日同朕偷偷吃鲥鱼,倒也没觉得你胃口很差。”
婉襄微微有些不好意思,却还要厚脸皮,“那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了,或者是日日带着嘉祥,她太能吵人了。”
小孩子的精力是正无穷,实在旺盛的不得了。
“也或者是因为四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