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忽而又翻动了一下案几上的奏章,从里面拿出一本,递给婉襄。
“土司为恶者并非一例两例,似这一封,便是四川总督黄廷桂,及巡抚鄂昌上奏酉阳宣慰土司冉元龄之事。”
婉襄打开看了看,冉元龄将庶出之第三子冉广奏报为嫡长子,向朝廷请求承袭为代理司事,然此人为奸邪小人,无恶不作,使当地土民苦不堪言,请改土归流。
众口同声,这般事雍正自然是难以姑容的,因此雍正令黄廷桂举办参究冉广贪虐罪责。
同时雍正的朱批之中,亦指示黄廷桂趁机将酉阳司附近东南一隅的一些小土司,石耶、邑梅、地坝、平茶俱改土归流,以收全局。
“改流之法,计擒为上策,兵剿为下策,令其投献为上策,敕令投献为下策。”
“有这些人作恶,使得民心向归内地,倒是省去朝廷许多麻烦。只是无论是打仗归顺,还是这样为人鱼肉之后归顺,苦不堪言的总是百姓。”
婉襄合上了奏章,“四哥应该好好选择流官,不再使这些百姓受二遭苦楚了。”
“朕心向百姓,婉襄,你也是如此。”
婉襄轻轻笑了笑,绕到他身后,为他捏了捏肩膀,“我本也是百姓之中的一员,深受皇恩,也当兼济天下了。”
“天下……也当包含西北前线的将士。今年进兵之事,西北两路将军大臣,所议互斥。若是强行进兵,使贼人预知,先行撤回,则我军徒劳无获,永无宁日。”
“朕意今年停止进兵,遣使者前往贼兵处,宣示利害。若是贼人果真知惧求和,则定议完结;若贼人假意投诚,则今年整顿军事,明年大军进巢戮贼,自然不在话下。”
从二、三月准噶尔贼人有求和意开始,到如今已经过去数月了。
虽然早已知道结果,但今日终于又听见了这件事的进展,知道今年清军士兵不会再有所伤亡,不会有家庭破碎,还是令婉襄感到高兴。
“若是这天下能一直太平下去便好了。”
“人有野心和欲望,这世道便不可能太平。换句话说,人若是没有这些,便也没有向上走的动力,天灾不可避免,国家会因为民众的思维没有发展而一直贫瘠下去。”
雍正看得分明,然而他仍然没法做改革之君主,他是皇帝,便注定了稳定才是第一要务,不敢推动着这个国家真正地迈出一大步。
也是无可厚非的。
婉襄弯下腰来,抱住了雍正的脖颈,脸颊亲昵地贴在他身上,“这几日嘉祥不在,总觉得好像少了些什么。”
弘曕虽然也需要她照顾,但是这样小的孩子,和能跑会跳,知道淘气,也知道讨好的孩子当然是不一样的。
嘉祥身上出过这样的事,更觉得亏欠她。
他也闭上眼睛享受着她的触碰,侧过脸来在她的额头上落下一个安宁的吻。
“婉襄,朕带着你去怡亲王府探望嘉祥吧。”
第236章王府
想着要去探望嘉祥,婉襄一夜都没有睡好。在出宫的马车之上靠在雍正肩头,闭着眼睛休息。
雍正不免要嘲笑她,“怡亲王府就在京城中,你过去同兆佳福晋也往来甚密,女儿更是离开你不过半月,至于这般激动么?”
其实平素也是可以让兆佳福晋带着嘉祥到圆明园来的,但那个凶手还没有被揪出来,婉襄不想节外生枝。
“嘉祥长到三岁,还是第一次离开我这么长时间呢。更何况今岁嘉祥生辰,又不在阿玛与额娘身旁,总觉得亏欠了她。”
“晨起时朕见你忙忙碌碌,准备了什么?别是偷偷给嘉祥准备了礼物,却不使朕知道,让朕又称为嘉祥口中的‘坏阿玛’了。”
婉襄忍不住笑起来,“四哥自己不想着给女儿带些东西,倒只惦记着旁人的,不让旁人出头,为何不自己用心些呢?”